苔藓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勇斗鳌拜,力保康熙,山东烟台李唐裔一门双
TUhjnbcbe - 2022/12/4 16:14: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臧家庄镇(原属栖霞)西林村,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李氏家族居住地,胶东地区许多地方的李姓都来自这个村子,马陵冢村的李氏家族也是从不远处的西林村搬来的。西林村这支李氏家族祖上来自青州益都红沟村,明代移民到亭口田家村,后来分成四支。一住夺沟,一住臧家夼,一住李双儿家疃,一住西林。在明代初年,西林村是陈氏家族居住的村子,原来村名陈家庄。到了清初,陈家庄走出一位在当地赫赫有名的官员李唐裔。李唐裔在清顺治朝高中进士,李唐裔的儿子李日更在清康熙朝高中进士,李氏家族因此一门双进士,成为当地的传奇。李氏家族也因此在当地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李唐裔号西林,因此陈家庄用李唐裔的号改名西林。

李氏庄园鹤品官高浮雕

麒麟送子、一路清廉石鼓

西林村与马陵冢村

李唐裔(-),现在烟台市福山区臧家庄镇(原栖霞)西林村人。清顺治三年年()进士,历任陕西省平凉府推官、兵部督捕主事、兵部郎中、礼科给事中等职。

李唐裔在清顺治乙酉年()高中举人,清顺治丙戍年()高中进士。李唐裔的弟弟李堂祚,清康熙壬寅年()考中秀才。李唐裔有功名的儿子有五个,李经源,康熙壬子年()高中举人,投贡知景甯县,有*声。李如望,康熙甲子年()高中举人。李日更,康熙癸酉年()高中举人,康熙丙戍年()高中进士,由翰林升贵东道(正四品)。李庆善,康熙丁亥年()中秀才。李如均,康熙辛卯年()高中举人,官卷中式。可以说清朝顺治、康熙两朝,李氏家族人才辈出,在栖霞乃至国内都赫赫有名。

平升三级,吉庆有余浮雕

李唐裔在栖霞民间留下了很多传说,在李氏家族内部更是代代相传,西林附近上了年纪的村中李姓人都能讲上几段。尤其李唐裔考中进士的传奇故事,更是被添枝加叶,传的绘声绘色。相传,李唐裔年轻时读书刻苦,但是家境贫寒,村里人都瞧不起他,戏称他要是能够高中进士,除非“牛戴帽子狗长角,扁担开花石头发芽”,否则没门。

鱼跃龙门砖雕

清顺治二年()秋天,李唐裔从家乡出发,前往济南府参加乡试。因为贫穷,李唐裔只能够风餐露宿地赶路。这一天*昏,李唐裔光顾着赶路错过了投宿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色阴沉,空中乌云翻滚,看样子要下雨了。可是在这荒郊野外,没有投宿、避雨的地方,他一时不知所措。突然,前面传来邦邦地敲打梆子和吆喝牛的声音,很快路上出现一群牛,第一牛头上戴着一顶草帽向他走来。

牧牛

李唐裔看了很是吃惊,再向前看去,只见牛群后面有一位敲着梆子的牛官,牛官看到李唐裔也很是吃惊。李唐裔连忙向牛官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牛官说这里是卧龙坡,前面有个村子叫高魁村,自己就是给前面村子里地主放牛的,因为今天走的有点远,所以回家有些晚了。李唐裔好奇地问牛官,为什么给牛戴帽子,牛官笑道:“现在太阳落山了,天气也凉爽了,戴着帽子碍事挡眼睛,所以就给头牛戴上,其它牛看到这顶帽子就像见到我一样,跟着头牛就会自己回到家里的牛圈。”

及第花开,杏园春晖

正说着,突然前面窜出一只头上长角摇着尾巴的怪兽,吓得李唐裔连连后退。牛官对着李唐裔说道:“客官,莫怕、莫怕,这是我的狗,刚才不知道到哪里疯去了,你看,这不是找了个烂羊头啃,结果头伸进了羊脖子的皮里面,将羊头套到自己狗头上去了,不仔细看还以为狗头长角了,哈哈哈哈。”牛官说着上前帮狗将套在头上的羊头扯下来,此情此景,看的李唐裔目瞪口呆,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时牛官又说道:“客官,天色也晚了,看样子晚上要下雨,客官文文弱弱的,孤身一人行路很不安全,闹不好还能够碰上狼还有什么劫道的,不如跟我回去,到村子里的工棚挤挤,明天赶路也不迟。”

元梅迎春

于是李唐裔跟着牛官来到前面高魁村,牛官将牛赶进牛圈,然后领着李唐裔来到工棚,端来东家给做的大锅饭一起吃,一宿无话。

第二天,吃完早饭,雨过天晴。李唐裔告别了牛官,继续赶路。结果刚走到村口,只见前面站着一溜人,地上摆着很多担子,担子两头都绑着红花,大家都喜气洋洋。原来是村里的大户人家今天给儿子定亲送聘礼,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所有挑聘礼扁担的两头都绑上了红花。

巨树擎天

走出村子,前面是一条石板路,路两边长满了大树,虬曲盘绕,如巨龙飞舞,气势逼人。李唐裔看着也非常震撼,自言自语地说道:“昨天晚上光顾着走路,没有看到路边的风景,真是可惜了这美景。”正说着,李唐裔突然看到路边树下的巨石上面都绿油油的,就像石头发了芽似的。仔细一看,原来石头上面长满了万年松、瓦松、苔藓,昨夜因为雨水的滋润,卷曲的万年松叶子都舒展开来,一片碧绿;干瘪的瓦松叶子也吸满水分,重新复苏,苔藓也吸饱水分,重新返绿,焕发出勃勃生机。

高中魁首砖雕

李唐裔看着眼前的景色陷入沉思,从昨天*昏到今天上午,一系列的偶遇不就是“牛戴帽子狗长角,扁担开花石头发芽”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都发生了吗?而且还留宿在高魁村,高魁高魁,这不是预言自己能够高中魁首吗?这是个好兆头,看样子自己今年一定会得到上天的眷顾,这次济南乡试一定能考中举人。果然,不久后,李唐裔在济南乡试,高中举人,消息传到栖霞,乡里震动。清顺治三年()春天,26岁的李唐裔进京会试,好运再次降临,李唐裔一举考中进士,李氏家族的身份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逆势成为当地的官绅世家。

如意连升柱础

及第花开,杏园春晖

《栖霞县志》记载:“李唐裔,号西林。顺治丙戍聊捷,初授平凉府推官,即赫赫有声。才优*敏,执法如山。时兵与地方多事,盘错中愈见利器。六载九荐,卓异天下第一。升兵部督捕,主事秉公持正,开释无辜,全活不可数计。历升职方郎,题留原任。改授礼科给事中,指陈天下利害,皆切时务。裁缺回籍,尤笃桑梓,凡地方所宜与革,悉与当道公言之,官民倚重。改补山西道监察御史,病未任奉。旨,病痊仍以给事中补用。”

一品清廉砖雕

因为李唐裔曾在兵部任职,所以乡里称之为“兵部李”。民间盛传李唐裔是清初的兵部尚书(从一品),其实李唐裔没有当过兵部尚书,这是以讹传讹。从《栖霞县志》和李唐裔的墓碑上看,他当过兵部郎中,清正五品官员,和尚书还差了好大一截。礼科给事中,清初对于汉族官员来讲就是个从七品言官,是个很低的品阶,一直到了雍正七年()才升为正五品。但是因为是言官,专挑官员毛病,因此是一个让各路官员很是畏惧的官职。

马上封侯石雕

当地人盛传,李唐裔为人处世刚正不阿,不避权贵。康熙早年,辅*大臣鳌拜桀骜不驯,权倾天下,康熙帝处处被鳌拜压制。李唐裔忧国忧民,深深地为年幼的康熙皇担忧。康熙四年(),李唐裔联络一批言官,联名上疏弹劾鳌拜。鳌拜闻听李唐裔联合言官对他进行弹劾,气地火冒三丈,于是立刻将李唐裔列入逆*,欲投监狱治罪。康熙帝尽管年幼,但是睿智明鉴,他利用山西巡守缺员之机,口授李唐裔前往赴任,以避干系。岂料鳌拜权大势众,只手遮天,当时年幼的康熙帝也耐何不了他,口谕遂成泡影。

鳌拜经过李唐裔这么一折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引起朝内各路官员的强烈不满,鳌拜也不敢对李唐裔轻举妄动。李唐裔乘机以父母身体欠佳,要回家侍奉双亲,向皇上递交了辞呈,康熙帝准奏。鳌拜听说李唐裔辞官跑路,心中更加恼怒,为了防止他东山再起,立刻派出刺客路上截杀。可惜李唐裔已经料到鳌拜这一步,早就化妆成普通百姓返回家乡了。康熙八年(),康熙帝智斗鳌拜,鳌拜被囚禁,最后死于狱中。鳌拜一死,康熙帝便下诏让李唐裔复出,但被他一诏一辞,再诏再辞,终未就任。康熙帝皇奈,只好破例授他一个提督虚衔,令其在故里“节制登、莱、青三府*务”,意在让其蒙受皇恩,颐养天年。但是从县志的记载来看,这些传言大都是虚构的,否则县志中一定会大写特写。

马上封侯

《栖霞县志》中还收录了李唐裔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要朝廷加强旌表节孝的奏疏《旌表节孝疏》,另一篇是为一位烈妇写的传记《烈妇柳氏传》。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李唐裔是当时礼教的忠实拥护者,遗憾的是李唐裔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文学作品。

李唐裔的儿子李日更在李唐裔的儿子中官声最显,《栖霞县志》记载:“李日更,由翰林授贵东道(正四品)。濒行,谕以一省官方利弊,随时摺奏。更至黔,尽剔诸奸弊。时武弁行师逗留,大员匿灾不报,皆上疏劾之,黔民俱蒙其福。后病乞归,猶留京调养。圣眷之隆如此,有传见艺文。”李日更在县志中还留下《畅春园寓斋待试即事二首》诗。

连中三元,福庆有余拴马石

李唐裔、李日更父子合用一块诰命墓碑

年,李唐裔去世,葬于西林村李氏东茔。关于李氏家族的祖坟,共有两处,李唐裔葬在东茔,李唐裔的父母葬在西茔。清乾隆五十九年(年),举人李用显拜谒祖坟,在《栖霞县志》中留下了《李氏祖墓记》,详细地介绍了这两处祖墓,是我们了解李唐裔家族变迁的一篇重要文献。

杂草丛生的李唐裔父母墓

李唐裔父母诰命墓碑

李唐裔父母诰命墓碑碑首

李氏西茔位于烟台市福山区臧家庄镇西北西林村西,埋葬着李唐裔的父母,墓前立有一通诰命石碑,镌刻着清顺治十四年(年)三月十日的诏旨。李氏东茔位于西林村东南0.5公里处,是清康熙年间兵部郎中李唐裔的家族墓地,埋葬着李唐裔和他的儿子李日更等李氏家族。李唐裔墓为砖石墓,封土高3.5米,直径20米。墓前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碑首为浮雕龙头,前面阳刻“奉天诰命”4个篆字。碑身前面阴刻楷书:“皇清诰授奉直大夫赐进士出身历任兵部郎中礼科给事中西林李公墓”,“例赠中宪大夫翰林院检讨特授贵州贵东清*粮驿道”。这块石碑很是特殊,墓碑右侧镌刻的是李唐裔的官职,左侧是李唐裔之子李日更的官职,父子俩人同用一块墓碑,这种例子我在国内没见过。

在清朝早期,李氏家族一门双进士,是栖霞地区的官宦之家,名门望族。不过,不知怎的,李氏家族自李日更后便家道中落,尤其不可思议的是李氏家族家中的男丁大都英年早逝,留下代代孤儿寡母,让人唏嘘不已。李氏家族后来穷得就连给逝者立碑的钱都拿不出来,以至于墓地60多年都没有给埋进这里的逝者立碑,坟墓众多,没有标记,时间一久,极其容易造成坟墓错乱,因此李用显详尽地记录了墓地墓葬的昭穆排列,并绘图留存,防止祭祖时认错坟墓。随着时间地推移,李氏家族再也没有出现像李唐裔、李日更这样的人才,李氏家族很快衰落下去,到了清末,成了普通人家。

杂草丛生的李氏墓地

李氏家族东西老茔也在岁月中遭到严重破坏,现在东茔还有李唐裔修复后立起来的墓碑和坟冢,西茔存有李唐裔父母的诰封石碑和坟冢,至于县志中记载的其它坟冢,墓表等都不见了,只有凄凄的荒草,诉说着李氏家族祖上的无上荣光。

梧桐叶落秋风老,人去台空凤不来

赏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马陵冢李氏庄园的历史,建筑与装饰艺术之十二

参考文献:

1.何思鳌、卫苌、*丽中《栖霞县志》

2.宋大奎、罗博、何乐善《福山县志》

3.梁思成著淸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

4.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东南大学出版社

5.眭谦著《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辽宁人民出版社

6.刘枫著《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辽宁人民出版社

7.汤德良著《屋名顶实》——中国建筑·屋顶,辽宁人民出版社

8.楼庆西《雕梁画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查看完整版本: 勇斗鳌拜,力保康熙,山东烟台李唐裔一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