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又称麻疹样苔藓、婴儿苔藓,是一种常见容易复发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与昆虫叮咬有关,好发月份同昆虫的活跃季节及环境相一致,实际上,本病即为虫咬症,主要集中在4~10月份,且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好发于1~7岁的儿童,其他各年龄段也均有发病
丘疹性荨麻疹的皮损很典型: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的群集或散在的略带纺锤形的风团样丘疹,绿豆至花生米大小,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一般幼儿患者红肿明显,可见较大的水疱,新旧皮损常同时存在,剧烈瘙痒可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一般病程约1~2周,皮疹消退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简单的说,丘疹性荨麻疹是春夏多见,昆虫叮咬造成的,瘙痒为主要症状,皮损较单一的疾病,其皮损不是红色的小山丘一样,水肿性的丘疹,就是上述特点的丘疹顶端还有水疱,即丘疱疹。
该病需要有曾接触过昆虫唾液的经历,即为先致敏,然后过10天左右,再次被叮咬而过敏发病,反复叮咬还可产生反复过敏后脱敏的作用,即被反复叮咬后,机体刚开始仍出现皮损和瘙痒,但随着被叮咬次数的增加,机体的反应逐渐下降,最后可不再出现风团样丘疹或丘疱疹,也没有瘙痒,所以经历多个夏天的成年人一般较少发生丘疹性荨麻疹,而在幼儿多见。
丘疹性荨麻疹既然是一种由昆虫叮咬造成的过敏性和瘙痒性疾病,那么它的治疗也就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及针对症状的治疗了。该病的病因治疗包括:1.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加强对家居环境中的昆虫的消杀,以及防止昆虫叮咬,穿长袖的衣裤和袜子或随身使用驱虫物品;2.口服抗组胺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氯雷他定等;
3.局部外用激素乳膏或其他抗炎抗过敏乳膏,减轻过敏,如卤米松乳膏、氟分那酸定酯乳膏和复方樟脑乳膏等;4.舌下含服多价昆虫抗原脱敏治疗;5.以及内服中药等;该病的对症治疗则包括:1.使用含薄荷或迅速其他止痒成分的乳膏,如复方樟脑乳膏等;2.火针治疗等,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对于非敏感皮肤处的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除了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和防止叮咬,酌情口服抗组胺药之外,还可联合外用激素乳膏和复方樟脑乳膏,操作简单,疗效佳,因为激素乳膏可从根本上减少过敏物质和减轻水肿,但起效需要一定时间,这期间联合使用复方樟脑乳膏,可迅速止痒,如此就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该药主要成分为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葡萄糖酸氯己定和甘草次酸,其中樟脑、薄荷脑可迅速止痒,可以使皮肤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疼痛,以及局部止痛作用,而苯海拉明、葡萄糖酸氯己定和甘草次酸还可以直接抑制过敏反应。6种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方樟脑乳膏,对治疗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昆虫叮咬引起的虫咬皮炎可不只是皮肤“红包”这么简单,还有可能引起瘙痒,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疲乏困倦等不适症状,不能以为只是留下“红包”这么简单就忽视了。
邦邦工作室特别制作廉翠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欧洲布鲁医院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女医师协会皮肤病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学会——真菌学组委员、激光美容学组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医美分会激光与皮肤美容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护肤品专委会秘书长,中整协医美互联网与自媒体专委会主任委员,中整协医美与艺术分会注射美容与微整形艺术专委会第一届常委,中国中医美容协会炎症性皮肤病专委会副主委及激光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医学护肤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毛发学组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优协儿童过敏免疫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理事。积极参加医学科普工作及学术交流活动,在皮肤美容界有一定影响力。主持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多项,主办国家级及省市级学习班多次,发表国外SCI论著5篇,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参编专业专著2部,主编科普专著2部,主译专著1部,并先后多次接受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来访及举办科普讲座。
专业特长:皮肤病互联网医疗管理,创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