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药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是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在《本草纲目》等历代医药典籍均有记载,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白及药材原来源于野生,资源越来越稀少。我国自然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华东、中南、西南等地。近十年全国各地逐渐栽培,江西野生分布广,近年栽培。
一、生物学特性
白及喜温暖,湿润,阴凉的气候环境。常野生于丘陵、低山溪谷边及林下湿地,如见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常绿阔叶林下。白及是浅根性的药用植物,其假鳞茎在土中10-15厘米以上,故要求土层厚度20-30厘米以上,具有一定肥力,含钾和有机质较多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有利于白及假鳞茎生长,产量高。
白及假鳞茎从地上部分干枯前就已形成芽,早春芽出土,2月下旬至3月气温回升到约14℃时开始生长,在雨水充足、夏季高温前地上部份生长进入高峰期,进入高温干旱季节生长缓慢甚至于叶片枯黄,到了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进入11-12月份后,将进入完全休眠期状态。一般白及叶茂假鳞茎亦旺。在一定的年限内,假鳞茎的个数和重量近成倍的增长,白及第一年生植株即可开花,4-5月上旬为盛花期,7-9月果实成熟。种子非常细小。
二、种苗要求
白及繁殖主要是无性(营养)繁殖为主,即通常块茎(假鳞茎)繁殖。也用种子组培或直播繁殖,由于组培与直播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一般农户采用,本文仅介绍块茎(假鳞茎)作为栽培种苗要求。
块茎(假鳞茎)作为栽培繁殖材料的要求:在秋季9-10月收获季节时,选取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作种,芽眼多萌芽多。应无虫蛀,无采挖伤。块茎大者生长更好,过小则出芽苗很小,宜分大小等级分别地块栽培。
三、栽培管理
1.选地整地
宜种于山冲田块或适度隐蔽的林下,选择疏松肥沃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较阴凉湿润环境栽培为好。一般丘陵山区的农田、旱地或山坡,以及林下空地也均可种植。选择较为阴凉排水性良好的肥沃疏松砂壤土、夹沙土为宜。
熟地、开荒地均可栽培,但须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以及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且阴湿的地方种植。选开荒地种植时宜提前将砍后的树枝、落叶、杂草铺于地表,晾干后放火烧土,然后再翻耕作种植床,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一般熟地结合翻耕时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厩肥公斤及复合肥50公斤,耙细整平,作1.3米宽的种植床,高25厘米,步道宽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栽种前翻土深约30厘米,细耕后平整床面,以便栽种。
2.栽植
9-11月份栽植块茎,块茎起挖即随挖随栽,每块带1个芽以上,芽多更好。按株距约10厘米,行距28-30厘米开小沟,沟深12厘米左右,薄薄地撒一层发酵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将带有嫩芽的块茎嘴向上摆放,然后盖土,土盖至不露芽头为标准。再铺一层锯屑至不露土为止,使用锯屑覆盖可以达到减少杂草和保温保湿作用。亩用锯屑约1吨。亩用种苗约-公斤。
也可在2-4月份用带叶小苗进行移栽。宜选择雨前、阴天等天气。栽植深度宜略高于小苗原出圃土痕。小苗栽植需要遮阴条件,应选择林下或荫棚下,或者与玉米、秋葵之类高杆作物行间套种。
3.园地管理
若未使用充足锯屑等覆盖时,栽植好白及后可喷洒乙草胺封闭,或覆盖黑色地布过冬,早春注意检查白及萌芽情况,至发芽出土时应及时揭去地布。每年春、夏季注意除草。也可采取地布(膜)覆盖方式控草。
白及植株矮小,易生杂草。在出苗高度3-6厘米后,结合中耕施肥进行除草1-4次,中耕除草应浅锄表土。或用人工拔草方法。通常4月白及苗出齐后和6月白及生长旺盛阶段是除草关键时期,除草之后追肥,喷施千分之二浓度磷酸二氢钾或加浓度千分之五的尿素,或撒复合肥至行间。
白及喜湿润又怕涝,大雨应及时排水,不得有积水沤根。干旱期要浇水。
冬季中耕清园,垦复除草要浅,搂松种植床面,施土杂肥培土覆盖,以有机肥料(堆肥、厩肥)为主,每亩施农家有机肥公斤。
四、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白及的病虫害以防为主。在4-5月份雨水频繁季节常见烂叶病,可提前用甲基托布津防治。虫害主要是地老虎,用90%的敌百虫防虫。
1.黑斑病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洒,5-7天1次,连续2-3次。
2.炭疽病
用炭疽福美双液喷洒,5-7天1次,连续2-3次。
3.烂根病
根系部位不透气导致的生理性病害,春夏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
4.地老虎
(1)在越冬代成虫盛发期采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2)为害严重的地块,可采取人工捕捉。
(3)用90%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2.5-5公斤,拌蔬菜叶或鲜草50公斤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0公斤进行诱杀幼虫。
(4)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倍液灌根。
五、收获与加工
一般栽植3-4年即可采收,鲜品亩产0公斤。于秋冬季,用平铲或小锄细心地将鳞茎连土一起挖出,摘去须根,除掉地上茎叶,带芽的当年嫩块茎可留做种苗,然后对老块茎去除泥沙,运回加工。
白及以块茎入药,在10月份挖起块茎后,用滚筒将泥沙洗干净。然后再将白及块茎蒸或煮,最后干燥和去须根。蒸煮至用小铁丝容易穿透状态为宜。如煮为放入开水中煮约3-5分钟取出。上烘干机烤烘至半干时将根须用滚筒去除,然后再切片或整个烘干。白及商品药材含水率要求在15%以下。
作者:朱培林叶昌炎,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森林药材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