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走进柑橘老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柑橘树干和叶片上都布满了厚厚一层“绿膜”,甚至在快成熟的果实上也能看到一层“绿膜”,这层绿膜就是我们所说的青苔。
青苔是近几年发生普遍和危害比较严重的柑橘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柑桔树干、枝条、叶片以及果实上。青苔附着在叶片和树干上,严重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致使树体生长不良、树势衰退,严重时甚至影响柑桔的产量与品质。
青苔是近几年发生普遍和危害比较严重的柑橘病害。目前危害柑桔的青苔主要是以下两种类型的青苔:
一是附生绿球藻,这种青苔主要吸附在植株的树干、枝条以及部分老叶上面,受危害的植株器官上会有一层草绿色藻体;
二是苔藓,此种青苔是多数果园都或多或少有点的绿色植物,也是柑桔园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青苔,苔藓除了危害柑桔植株之外,还会对果园内的土壤产生危害,进而降低其通气性。
青苔适宜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春末夏初为第一次高峰期,秋季为第二高峰期。
青苔危害这么大,为什么没有一款“合法”登记青苔的产品?
带着疑问,笔者从国内几个农药企业的研发和市场负责人员处了解到:
第一:这些以柑橘为核心市场的企业定位明确,其核心产品为杀虫(螨)剂、部分为杀菌剂。这些产品市场空间大,产品利润相对较高,给企业和经销商带来的价值更高。
第二:某国内生产制造企业相关人士认为:柑橘青苔是小众市场,市场容量小,况且青苔每年防治1-2次,农户投入不积极,占农药投入品的5%以下,不值得去登记。
第三:目前市场上的青苔产品以乙蒜素、代森铵和青苔助剂为主。青苔助剂目前无法获得登记。如果登记柑橘青苔,化学农药登记费用大约-万,这些产品销售的利润不足以支撑登记和研发费用。
第四:从中国农药信息网上可以查到,目前并没有登记柑橘青苔的农药。化学农药登记新靶标需要毒理学、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报告和评估报告,登记周期长,成本高。
然而,笔者从全国几大柑橘产区的调研来看,柑橘、茶叶青苔每年发生面积占柑桔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每亩单次的防治成本大约为20元,每年防治3次,仅柑橘市场容量就达10亿以上。
所以,柑橘青苔虽是小众市场,但比较有特色,每年发生和防治时间都比较集中,企业推广难度并不大。
但是,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柑桔的追求,柑橘青苔防治越来越得到广大柑橘种植户的重视。然而,目前市场上青苔防治产品主要以乙蒜素、代森胺、青苔助剂等为主,这些药剂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安全性差、异味大、混配性差等问题,令果农头疼。因此,开发一款安全、无异味、环保、可混配的青苔产品已迫在眉睫。
中国首个正式登记青苔的植物源杀菌剂
年4月24日,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0.5%CE小檗碱水剂获得新增扩登柑橘青苔病的登记(登记证号:PD)。至此,
新朝阳CE小檗碱成为首个正式登记防治青苔的生物农药。
0.5%CE小檗碱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共同萃取技术,从黄连等中药材中萃取而来,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能够破坏单细胞藻类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杀灭青苔,同时该技术已申请了专利保护。
CE小檗碱-作用机理独特
CE小檗碱会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从而造成细胞内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的泄露,同时造成菌体细胞膜膜电位去极化和脂质过氧化,使活性分子无障碍进入藻类胞质,迅速抑制藻类生长和繁殖,使藻类细胞器丧失功能,光合作用受阻最终死亡。
图一:清水处理藻类细胞40小时台盼蓝染色
图二:CE小檗碱处理藻类细胞40小时台盼蓝染色
为了确保小檗碱的稳定性,新朝阳经过多年研发,利用植物源″共同提取技术(CE)″,解决了组分单一的问题,实现了小檗碱的产业化应用。CE小檗碱母药提取制备技术在保证指示成分含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其他活性组分,组分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使产业化成为了可能。
CE小檗碱—特点及优势
1、CE小檗碱源于植物,是目前最安全的除青苔产品,对大部分柑橘萌芽期、花期、幼果期等时期施用安全;混配大部分化学农药使用安全;
2、CE小檗碱含5种以上活性物质,各活性物质协同作用,防治青苔5天见效,10天脱落;
3、植物来源,无异味,不刺激;亲和性好,作物更容易吸收,残留低;
4、中药处方技术,全国首个登记青苔的产品
CE小檗碱—应用效果
案例分享:四川眉山,年7月25日CE小檗碱倍液喷雾。7天回访,肉眼可见树体青苔发白,但仍有小部分发青。药后12天回访,青苔已全部发白死亡。CE小檗碱对于柑橘青苔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天左右青苔全部死亡,且不会对幼果、嫩叶产生危害。
施用CE小檗碱倍,10天后青苔死亡变白,防治达99%。
总结:在农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大趋势下,植物源杀菌剂——0.5%CE小檗碱一经推出,凭借安全、高效、无异味、无农残等特点,必将一跃成为青苔市场的新星。同时拥有正式登记证件,切实让农户用上安全、放心的除青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