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菊花和牡丹两种花作对比,而我群诗行者诗友在《疫中读爱莲说
》诗中云:“耐得岁寒真格调,先生何故漏梅花。”本期周作业为补这个缺,就以梅花为题,绝律随便词依龙谱,谢绝炫技,杜绝卖萌。
全部作品展示:
1、问梅文/飙尘暗香冰雪中,静听笑东风。不解空山岭,为谁羞脸红?
前三句没铺垫好,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问得好,谁在偷窥?xxx,你给我出来。
听者笑者不解者,主体难辨。
是听东风笑,还是听谁笑东风。后两句和前面不搭架,空山岭也觉得别扭。
前二句似是以梅花的角度写,后二句却似以观梅者角度写?或者是首句以视觉写,次句以听觉写?总之有点蒙太奇。
意思通顺,少了五绝的一种古朴大气、意蕴不尽的效果。
2、梅花2文/疏影念我前身本出尘,幽香吟醉七分春。诗中秀色何时得,画里梅花一美人。
喜欢
前身是什么,出什么尘,二句不通,诗中什么秀色,梅花与画什么关系。这四句造得很啊。
佩服那么精准。
前后隔,幽香吟别扭。三四句意模糊。
梅本不染纤尘,一旦入诗入画,怎么变得俗气了呢?立意不错。
美人耶?梅花耶?或一物,或二物,都是诗人心动耳。
认取梅花是前身。吟醉可酌。前两句写梅花尚可,转合二句估计是说没见过梅花之意,似有脱靶。
3、赏梅1文/行者破雪花开一目新,谁将莹白染红唇。原非溪畔兰时木,总是探头欲报春。
章法井然
一二句勉强可以,但遣词生硬,第三句我是看不懂的,四句有小情致。
活泼可爱。
先与兰时才曰报春。
兰时即春时(有些偏),总是一词可酌。
不似赏梅,似论梅。
起承大气,染红唇比喻新奇。兰时,春时,说梅花和其他的树不一样,探春无新意。
4、咏梅1文/李梅梅纷沓任由黄绢辞,本心不用美人知。凝香破雪报春早,引领东风在一时。
4
黄绢应是腊梅吧,腊梅非梅。立意落前人俗套,遣词功夫弱,首句辞字凑韵。
本心不用美人知,牛。能引领东风一时,不错了。
承转两句挺好,黄绢辞、在一时皆不好看。
黄绢,黄色之绢。借指优美的文辞。不用美人知,读不出引申之意。转结好,意熟。
黄娟,为绝字也,莫非暗藏此字于其中?
首句用“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之意,蔡文姬父亲所作,曹操和杨修都猜这句话的意思,杨先悟出,三十里之后曹操才悟出,曹操所以说比杨修才能差三十里。意思是:绝妙好辞。次句用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之意,本意写兰花,化用写梅花见巧思。这两句写梅花本心,意思是任由诗人赞美梅花其本心未变。转合句虽未出新,亦见力度。总体好评。
5、梅花1文/看海蕊抱寒枝墙角开,幽香月下自悠哉。闲闲不问尘间事,守得清心待雪来。
有味。
起承转合脱节,四句各自为政,且每句开头二字皆为累赘。
守得清心待雪来,开都开了,来不来无所谓了。小风看海风格。
整体字遂意顺,只结到待雪来有点浅尝辄止。
挺顺畅,也有意境。
我猜阁主定不喜欢“闲闲”二字,我也不喜欢。这也似论梅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林和靖:暗香浮动月黄昏。前两句化用未着痕迹。写梅难出新,转合亦可。
6、梅花青天揽月淡施脂粉薄腮红,俏立苍茫漠漠中。玉骨婷婷霜雪后,含羞只待嫁春风。
试着删去每句句首两个字看看。
两组叠词可以省略。不嫁,她就红了。骨婷婷不瘆得慌吗?
起承费字,转句见意,结句见趣。
苍茫漠漠已有些重。全诗还是挺美的。无新意。
怀春之梅,不写傲骨而写柔情,别开生面。
苍茫漠漠可酌,转合句亦未出新。
7、梅花文/蔚蓝天空罗浮梦里一奇葩,移植孤山犹谩夸。冰玉红颜狐魅惑,为何处士不成家?
魂飞庾岭春难辨,香隔罗浮梦未通。罗浮典故被你用糊涂了,说什么呢。
指责狐狸精惑了林和靖,有意思。
乍以为又说我白帝。谁说处士没成家?满园子妻妾孩娃。罗浮梦典切,角度亦刁,聊备一格。
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此诗概言此事。
处士自有高洁抱负,岂为俗务所累?
侧面写梅。罗浮梦是梅花常用典故,孤山处士林和靖梅妻鹤子。为何问句意思似不连贯,改成:直教可通。整诗立意新颖,角度独特。这种写法值得学习,绝句要有巧思,要想办法出新。
8、题三友图8文/逍遥白墨染松篁梅点丹,三冬清气逸毫端。如何画里偏无我,我出寒门更耐寒。
诗行者,8
角度不错,偏锋锐矣。
好绝,凛然之气破纸而出,投一票!
赞
构思不错,转结出色,承句也算可以,首句造句不佳。若是我写便是墨染松篁丹点梅,改押十灰韵。
寒门客,支持加入。
岁寒三友加一寒士,画里可开一桌麻将。为思路清奇点赞。
题三友图而为自己抱不平。差点以为我是指梅花了。与主题擦肩而过。作者脸皮有些厚。哈哈。
好绝,凛然之气破纸而出,投一票!
首句扣题,松竹梅岁寒三友都有了。转句转到作者,耐寒立意尚可深化,似未表现出岁寒三友之高洁。
9、咏梅文/春雨满天飞雪寒冬到,雪盖梅花压嫩枝。梅挂雪花梅艳笑,雪消梅放是春时。
算绕口令,但不够诘牙。绕口令唯重绕舌不管语意是否暢达。
绕有趣。
下次认真写。
这是炫技?一堆雪上四朵梅,故意卖萌吧。形式有新意,内容和主题未出新。
自成一体,神龙见首,非常人所知。
首句几近白话,次句盖压意思接近。梅艳笑,不通,整诗梅开四度,读起来毫无波澜。
10、梅思(新韵)文/福人悬崖百丈笑冰寒,驿外断桥愁不眠。然否无人来过问,惟思梦里向孤山。
梅思是思梅的倒装吗?
隐括高手。
然否无人费绕,笑和愁意悖,思和梦庶几无别。
看一二句我真想给补充一个主语。要不悬崖笑,断桥愁,有点吓人。然否?结句立意尚好,唯思梦里,这个思多余了。
造句有点生硬,新韵还能拗口的句子也不多见了。
首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次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这两句活剥毛爷爷和陆游。转句不通,尾句无来由,起承转合断裂。
11、梅8文/慕亭风绝顶霜崖潦洌风,玉龙百万下天宫。江山尽已失颜色,偏烙乾坤几点红。
喜尾句,但不喜“烙”字。
仙葩得意时。
尾句雄起。江山尽已失颜色,偏烙乾坤几点红。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有画面感,前“江山”后“乾坤”感觉重复了,建议把“乾坤”改为形容词。
赞
角度新,立意不错,江山失色与几点红对此强烈。唯起句感觉不够干净利索。
炮烙?厉害了。
前三景阔气雄,尾句且转且收,烙字见炼。江山乾坤可省。
先极尽渲染环境,尾句炫目。挺不错。
转结甚爱,不喜起承。
首句写景起兴,暗指梅花生长的地点和环境:悬崖、寒风。次句写雪,北宋落第举子张元有写雪名句“战死玉龙三千万,败鳞风卷满天飞。”起承句无法联系,转句续写,尾句转回梅花,烙字佳。尾句大气可取,整诗谋篇可再酌。
12、梅花文/凝思静虑傲立残冬耐雪侵,苔藓尽处显初心。千年丽曲千般调,君子之风唱到今。
首句能看懂,二句通,但不知与梅何干,三四句在瞎唱。
初心是啥。君子不是说上期的莲么。
整体顺畅,只初心、丽曲尚欠洽切。
苔藓尽处可能想写崖上苔枯,未尽意。后两句感叹,君子之风可以形容很多花草。
转结大恶,这么一写,君子之风没了。
首句是正常描写梅花,次句苔癣与梅花关系不解,转合二句太空,尾句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曲《千古绝唱》。
13、咏梅3文/水静莲香梅蕊初开色未匀,凌霜裹雪倍精神。人因傲骨博清望,花为冰心绝俗尘。
语句顺溜,三四句对偶,但不知全诗咏在何处。恐怕是律未写完吧。
人如花,花如人。未出新。
对仗并举句式难有递进或转合之效,故此嫌平。
说理意味较浓。
第三句竟看不出褒贬,博恐为搏字误,似带贬义。
凌霜裹雪可取其一,转合二句对仗,人可不点出,通过写梅花体现人格,隐含不露才好。
14、梅花落文/风雨同心解散冷香庭院前,凉风起舞落花天。夜听淅沥枝头雨,漫话三冬冰雪缘。
梅花落是什么鬼?这正文到底想说什么,依我目前的水平参不透。
风雨冰雪,散。
解散者风,起舞者花,漫话者雨,夜听者谁?主体飘忽多变,立意难以聚集。
意境不错。有淡淡的失落。
到底是雨还是雪?
解散二字不佳,次句平淡。三句主语是人,四句主语如果理解成是人不恰当,理解成梅花则与第三句不搭。整诗立意不深,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
15、见温室梅(新韵)3文/兰花手蝴蝶梦人前开谢不由心,屡忘是冬还是春。花下谁知清客梦,寻常篱落故山岑。
诗行者,15
深刻,投了,角度清奇。
前三句一般,勉强可以,尾句无意。岑字是木丁,不要更好。
选材好。就想回老家,自然点,正常点。
难得出言浅近而出意深沉。诗旨胜于病梅馆记,料非平凡作手。
温室梅如此,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深刻,投了,角度清奇。
选材角度很好,次句略显口语。清客,梅花的别称。三四句一气,合起来理解、以寻常篱笆和故山,寓情于景。
16、报春文/志强春近红梅分外娇,唤醒百卉共妖娆。严寒冰雪犹含笑,随韵馨香四处飘。
全诗多8个字,春近多余,唤醒故作拟人,严寒与冰雪重复,随韵是什么鬼。
溜顺。
整体似无可置喙,但常语常情,意蕴恰似飘字。
可以唤醒,但不能共妖娆。转结未见深化。
失诸浅白。
整诗溜味略重。春近是未到春天之意,百花开是春天过半,如何唤醒的?转合句平直,转句再写严冬,意脉就乱了,随韵似有不通。
17、寒梅1野老傲霜斗雪见精神,志在红岩寄此身。瘦骨临风偏爱冷,报春无悔化香尘。
开篇4字空洞,尾句泛,4句皆虚妄,全诗缺骨。
偏爱冷重复了。犹见江姐。
中规中矩。以红岩精神立意,亦恰如其分。
中规中矩,语句顺溜。
其实也不是说有什么不好,只是类似的角度句子,本期已然太多。
整诗平淡无奇,都是熟语套话,写诗最怕如此。
18、说梅1文/冷眼看花百卉岑然寂,枯枝先遣妍。香浮红与白,色碾菊和莲。德在岁寒尾,名争君子前。蝇营风雪下,坐拥一方天。
吹个牛批,反正不须上税。运用逆向思维与诸多梅花诗唱个反调,立意奇特不落窠臼。惜中二联四平头。
翻案之作。蝇营狗苟,争名争利,最后坐拥一方天。黑得可以。
多字可敲可换,如碾、蝇营。五句也欠通。
先遣颜,不说撞韵,三联还是有点别扭。至于色碾不碾菊和莲,你说了算。但好像都有红和白。
中二联首二字,或也是种平头?
首联陪起,以百卉衬托梅之报春。中二联从香色德名四方面写梅,章法平稳。尾联败笔,用词错误。蝇营是贬义词,像苍蝇一样逐利,用营营二字勉强可解,但也不好。梅有四德五福,梅花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四德,“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都是风水学术语。名争君子前,是说梅兰竹菊四君子,梅为第一。
19、早梅8孤城劲瘦立萧索,茕茕意不哀。欹池澄偃仰,和月照徘徊。花气暗尤度,冰绡寒复裁。春风相惜晚,迢递正东来。
19
如此绝尘。
前三联尽写梅之意态,尾联些些叹惋。全诗有古意。
读之有古意。
首联劲瘦二字概括性语言慎用,哀字情调不搭,中二联对仗工整,尾联惜晚还是惜早可酌。全诗语句指意不明,没能体现出早意,与正常梅花没有二样。
紧凑不足。
多拾前人涕唾,病在贴物而咏几无生发。
五律写得有古意,前三联状物准,尾联传神。
尾联弱了三分,有此傲骨,何必春风。
用词造句皆有古意,符合五律用词古朴简练之特点。冰绡是白色的丝绸,此处用来比喻梅花洁白晶莹,也可指代梅花。
20、寻梅2文/紫逻樵客穿林一径斜,崎曲向山家。屋后树盘石,门前泉露沙。映窗惟秀色,倚竹有寒花。袖笼暗香去,归迟见绮霞。
喜欢
这梅有趣,诚心和作者捉迷藏,你寻梅在山家前后乱转,也不怕山家生疑?全诗语句清通对仗工整,见笔力功夫,不过,这意造得狠呀。
7句才寻,没说怎么寻,全囊括在归迟二字。
古朴工致而且蕴藉。
写出了寻梅的过程,记事写景都很生动。很美的五律。
此诗实堪玩味,初一读不知梅在何处,复看题目,才知这是诗人巧思处。
整诗尚浑然完整,本期还是咏物,偏题。寒花,此处是梅花的代称。笼,虽说平仄通用,但动词一般为平。
21、落梅5文/一笑了了事了何堪桃李邻,别蜂辞蝶远红尘。天怜疏影滂沱泪,枝守冰魂瘦削身。兰棹五湖吟走狗,苍颜三九梦寻春。但闻岁岁梅花落,千古留香有几人?
投一票
喜欢。
喜颔、尾两联。
首联什么事了,别蜂辞蝶也不准确,二联粗糙,三联走狗,苍颜与梅何干,尾联稍有诗意。
走狗,⑤古义指奔走效劳的人。《史记·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留香,保留香味。传说中的留香草。因其能留下芳香,故亦比喻帝王普施德惠。将带来春天的梅花比作功臣,事了主动离开,因为桃李妒,因为走狗烹,但穷冬烈风里又会梦回寻春的日子。每年都有人逃离,那是帝王对功臣仁德的没有几个?直刺“落梅”之根源在于统治者。颈联会不会游移太远?
天泪滂沱大了。下半似转为咏人,但走狗苍颜两句不解。梅花是岁岁生香,也非千古留香,故尾句所比失稳。
写落梅,颇动人心。颔联写的好像是花落后雨下梅树的样子,天可见怜。但这与落梅有些游离了。颈联收句没有看懂。写花落随流水吗?憔悴的容颜在三九寒天寻春?有些勉强。尾句不错。
这走狗……与下文寻春对,走该为动词,走狗——走了的狗,这不是把范蠡骂了吧?文种为被杀之后,范蠡为逃跑之狗,哈哈。
首联扣题陪起,以不堪与桃李为邻、不堪蜂蝶骚扰来衬托梅花品格,状物特点鲜明。颔联扣题落梅,滂沱泪,言梅花纷落之状。五湖走狗是范蠡隐居之典,下句写三九天梅花开放寻梦。尾联留香句突兀,未总结全篇,留香之人何来?此诗最大的问题是颈联往后脱物,咏物诗要求不即不离,入物以内、出物之外,不是此物、恰是此物,句句不离物,又在物的表象上升华。
22、罪梅12文/池青立异从来易得名,君闻奇语莫须惊。花能傲雪因心冷,枝欲迎春露骨轻。腐土根深光未见,终南人隐道先行。功成自古有他路,或许不争同是争。
投一票
见评。
虽不敢苟同,但还是为能跳出窠臼而立异投一票
立意不俗。
立意。
不争与争,都是一种态度。
为不一般的描写角度点个赞。中两联欠了力度。
这个比18更牛批,不用吹已经牛批托拉斯了。别人咏梅你罪梅,别出新意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唯5句似乎与梅关系不大。
立异大咖。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争。梅花只是走终南捷径的心冷骨轻未见光的事功者,翻得彻底。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该罪。当为三甲。
反弹琵琶,骂它走终南捷径。梅花传统上有固定意象,翻案文章非有思辨力和运笔力者不易成功。
不争而得,都因标新立异。全诗别开生面,罪梅而疯世。
诗人如此罪梅,此诗亦足以为人罪诗人。
立意新颖奇特,想人所未想,诗词当如是也。首联这种起法也可,颈联下句之后的问题同上一首,状物脱物。
23、见梅有寄12文/馨儿闲吟晚步出蒿蓬,偶遇篱边数点红。脚底久非金谷路,枝头犹有上林风。谁家玉笛吹杨柳,几处梅花落草丛。若使无情偏入梦,伤心只在宋墙东。
投一票
诗行者,23
喜欢。
也是解语花。
赞
鄙视用典。不作赘语单等瓜师开解。
寄啥?宋墙,全称是“宋玉东墙”。意思是貌美多情的女子。典故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宋玉东邻有一女,容貌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诗笔潇洒,愧我不得尽解。金谷上林在此何意,沧桑?流逝?东墙伤心似与落梅也瓜葛不大。
高手之作,喜欢这种意境。不使劲而见力气。
颔联不好,似与梅无涉。
蒿蓬是草野,出字可酌,下句引题。金谷路,是石崇金谷园之路,寓指繁华地方,上林风,皇家宫苑之风这一联是说梅花生活的环境。此联引典无意义,可续写梅花。颈联用诗仙“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意。宋墙东用东邻窥宋之典,比喻女子爱慕男子而不得。此联上句入梦等太虚。整诗用典多,写的较散,没体现出梅花特色。
24、二度梅开1莫寒空庭绽雪冷横斜,春暖疏枝已尽花。霜老孤根凝涩果,风焦苍叶散恒沙。众香早歇众生远,一雨重开一倍加。粉蕊未须怜冉弱,苦寒岁岁茁灵芽。
喜颈联。
说好二度二不明显。语句清通,笔法老道,三联数字重复无趣。
冉弱,柔弱细长。灵芽,瑞草;茶叶;神明本性。四季都有了。二度梅开是说我弱却不畏苦寒?
前六尽述一度二度过程,似无必要。二度梅开在农历九月前后,故尾句苦寒也不稳。
重开用一倍加好像有些凑。尾联没有在重开的“重”字上落笔。
此诗……不知说什么好,人生一切皆命,日子该是越来越好的。
梅花有个特点,一旦叶子落光,便积蓄力量准备开花。梅开二度对梅花本身消耗极大。前三联按时间顺序铺排,状物细腻无误。颈联是句内自对。尾联收结略显无力,可深化二度梅开的意义,咏物诗贵在赋予人格。
25、复诗友之问(新韵)1文/古道松风乔木荣枯凭自性,诗家褒贬在陈兴。修禅悟道莲花喜,傲雪荣峰松树名。华丽堂皇芍药寄,清高隐士腊梅朋。淤泥不染钟灵美,正寓鸿儒处事情。
喜欢
读这首诗,我顿觉自已浅薄,不知所错。
陈兴,不懂。一句一意须有内在脉络,否则就是散装草木,卖不出高价。事,士之误?
不知所问,故不解所答。见罗列种种却多非乔木,结到莲花和鸿儒亦觉难以捉摸。
铺陈了一些比较出名的植物。尾句这个回答似戏说。
尾联处事情,我断了三秒的句……这首觉偏题,列举太多了。
偏题。首句立论,起句不凡。陈兴,对应荣枯。颔联一下列举事例,无作者观点,为诗法所不取。尾联不太通,处事情亦非诗家语。中二联句式单一,为相重、摞眼之诗病。
26、梅7诗行者空林独处候芳期,临水诛茅小筑篱。数点红花才出样,一春青帝恰偷师。疏狂又见多情雪,怒放常陪抱玉枝。野旷天低留白处,寒香只有我先知。
见评。
颔联警拔。
投票不为诗中有青帝,为读颈联而生感。
为留白投一票。
字不着梅而意不离梅,好律。
多情雪,是华发吗?抱玉,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此处应该是拥抱冰雪的意思。2句是补充说明独处,未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有点浪费笔墨。青帝、留白的粉丝?寒香只有我先知,结论未免武断,个人不喜欢。
题目改成待梅,首联和尾句才有解。
全是写的是诗人的活动,种梅,赏梅。与主题擦边。
投票不为诗中有青帝,为读颈联而生感。
诛茅,割茅草盖房子,首联言殷切盼望梅开之状,颔联流水对,流畅自然,青帝偷师奇语激赏。颈联亦有流水对之意,多情雪和抱玉枝可拉开空间。上下联对仗以开阔为佳。尾联阔大,我字紧扣首联诛茅筑篱,作者和梅花一样孤傲。我字不喜。尾联问题同21、22,咏物脱物。
27、雪梅4文/老解未入离骚草木疏,暗香流转自盈馀。敢邀天眷开偏早,独抱冬心晚益舒。雪岭风高甘淡泊,溪桥冻坼且踟躇。道来亦是寻常物,一树垂垂傍弊居。
见评。
尾联归真。
用词精当,功力深厚,必是大咖之作。然既甘淡泊又何须踟躇?
一反和靖先生以梅自我标榜高洁,而是自谦“我”和邻居梅花只是寻常物罢了。真正的甘于淡泊,笔老境高推挂果。
首联离骚不解,中二联对仗工整且开阔,尾联立意淡泊。
天眷,上天的眷顾。语出《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冬心,冬日孤寂凄清的心情。南朝梁江淹《灯赋》:“冬膏既凝,冬箭未度,悁连冬心,寂歷冬暮。”冻坼,冻裂。7句立论不错。没那么神奇,就是一寻常物。把梅花拉下神坛。弊居,是指简陋的居所;以谦称己居。颈联雪岭、冻坼略近。为什么踟躇?作者没有交代,只能读者自己去想。踟躇chíchú,形容慢慢的走等,也指非常犹豫。出自乐府诗的《陌上桑》中有:"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见"踟蹰"。一反和靖先生以梅自我标榜高洁,而是自谦“我”和邻居梅花只是寻常物罢了。真正的甘于淡泊,笔老境高推挂果。
可劲夸完又说寻常,自薅气门芯。踟躇、垂垂可琢。
同样有种梅赏梅的暗笔(尾句)重点落在了咏梅上。很不错的律。
最喜颔联,胜过颈联三分。
首联写屈原离骚没写梅花,以此起兴亦可。天眷,上天的眷顾,眷,动词。舒字不稳,没写出梅花特色。踟蹰是犹豫或行动缓慢,与淡泊情感不一,用词有误。尾联说梅花是寻常物,意思较新颖,但应注意一下全诗的情感搭配。
28、洞仙歌3路远修平生无意,向东风轻薄。雪覆千山是良约。暗香生、由鹤来去黄昏,冰骨立,凭月高低磊落。一枝堪寄远,吩咐离人,长记千山锦书托。莫怪竹青青,是泪成斑,山河梦、相逢篱角。待片片、东风尽吹时,就只怕人愁、说今非昨。
28
上片无梅而梅,下片以梅寄情,过片自然,词法不错,句法一般。
由鹤句,不知所云。莫怪句,似乎与梅有点远。
长调意脉易断。个见竹青句、山河句就有点远。整体情雅味浓。
暗香生、由鹤来去黄昏。莫怪竹青青,是泪成斑,山河梦、相逢篱角。这些句子都有些凑。词味还是淡了些。
鹤立鸡群,牛蛙。
又见咏物词,上片写梅,下片寄情,章法井然。很好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