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天坑是外星人在地球上降落留下的痕迹,总是带有神秘色彩!直到走近它发现了它的真相才惊叹原来是大自然造就了这样的的*斧神工!细数中国十大神奇天坑:小寨天坑、乐业天坑群、兴义万峰林天坑、龙缸天坑、平塘天坑群、武隆后坪天坑群、兴文天坑、巴马天坑群、安龙天坑、川洞庵天坑
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天坑是喀斯特漏斗的俗称,是构成地球第四纪演化史的重要例证,更是长江三峡成因的“活化石”,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坑口直径为米,坑底直径为米。天坑深度为.2米。坑壁四周陡峭;小寨天坑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绝壁直插地下,深不见底,令人目眩...
乐业天坑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是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喀斯特漏斗群。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其典型特色是地质构造独特,生物种类繁多。代表景观为大石围。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乐业县还拥有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水上天然石拱桥——布柳河仙人桥,以及百朗大峡谷、五台山原始森林等景区。
兴义万峰林由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而到了万峰林不可不看的就是天坑。峰林中到底有多少天坑,至今没有精确数据,其中雨古鲁、洋坪、吊井坝、下发励等天坑最为典型。距兴义城区东北40千米的雨古鲁天坑被地质专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底部平坦,喇叭花形,高低差米,周围奇峰林立。居住在坑底周围的户人家的房屋和一些生产生活工具都是石头制造的,石基、石墙、石凳、石路、石具。天坑东边有一泉水,除满足坑寨人畜饮用外,还灌溉近20公顷水田;西边有一落水洞,又将生活用水排除。
龙缸天坑是一个长轴米、短轴米、深米的椭圆形天坑,这一深度位居中国第三位,世界第五位。缸内壁如削,壁缝松柏横卧,古藤倒垂,缸底四季吐翠,百鸟争鸣,因形状为一个天然大石缸,还流传樵夫与龙女爱情的美妙传说,而得名龙缸,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缸”。龙缸口椭圆,缸壁上部藤萝覆盖,野花点缀;下则石壁如削,呈青灰色,向坑内投石,需数十秒钟方能听到回声。雄险俊秀的龙缸天坑着实让人浮想联翩。
平塘天坑群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打鸟村打带河,距县城公里,距塘边镇所在地有20多公里。分布着打岱河天坑、安家洞(猫底坨)天坑、道坨天坑、夏家坨天坑、阴河天坑、八角天坑、瑶人湾天坑、中干凼天坑、螺港湾天坑、犬冒坨天坑、石膏洞天坑、打赖坨天坑等12个大小不一的天坑,其深度在m~m之间,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它们以打岱河为中心,形成一组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天坑群。天坑群地貌发育完整,凹陷深邃,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的特点,被地质专家称为自然“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
重庆武隆后坪乡天坑群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位于武隆后坪境内。景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重庆武隆后坪乡天坑群景区内的阎王沟岩溶峡谷全长2m,总深度约m,是盲谷式现代峡谷,谷深林幽,特别是下段,谷底深切,两岸下部近直立,宽度及小,气势逼人,行走其中,感受别样,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对了解该地区的水文、地貌发育演化史也有重要意义。重庆武隆后坪乡主要景点有箐口天坑、牛鼻洞天坑、石王洞天坑、打锣凼天坑、天平庙天坑、二王洞、三王洞、麻湾洞、宝塔石林、文凤山苏维埃*府纪念碑等。后坪天坑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的,其形成时间大约在万年至万年以内。
兴文天坑长m、宽m,直径m,高m,呈椭圆形,其势如刀劈斧砍,四面绝壁,底部为塌陷松散堆积地貌,整体犹如一个漏斗状,形态完整,其规模位居世界岩溶漏斗前列。在漏斗锥形绝壁中间,有一环绕漏斗的游览环线,身居大漏斗顶部,你会被此天坑所震撼,年胡耀邦总书记重走红*路时,也忍不住在此地题词“天下奇观”。
巴马天坑群位于广西巴马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百魔洞和百鸟岩,天坑四沿绝壁环绕,岩壁陡峭,形如刀削,宏伟壮观,原始植被丰富良好。阳光可从坑口射入,清水从绝壁而降,汇成小溪,成为天坑“动植物王国”的生命之源。百魔洞是国家4A级盘阳河景区的一部分,享誉“长寿养生圣坛”。百魔洞以恢宏的穿岩、神秘的天坑、奇妙的岩雾与美丽的乳石显示出大自然的魅力。百鸟岩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盘阳河自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多米的伏流暗河后,在此洞流出。
安龙天坑位于贵州安龙县,这个天坑垂深达米,洞口的石帷帘如绸缎飘拂。壁上一簇簇绿茵如绒的苔藓和一丛丛青幽似锦的藤草,像刺绣或蜡染于飘带上的奇花异卉,风景绝妙。天坑为一径宽50米×米的椭圆形巨形竖井,垂深达米,在井壁东南隅有较厚的泥砂堆积,生长着茂密蕉丛,成为天然的洞天花园,其余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仅西北面有一条险峻曲折的羊肠小道,可伏壁攀崖踽行至西侧半崖上的溶洞内,除沿道迂回绕行可下达井底外,无余路可行。井壁东西两侧伴随着众多的大小洞穴,其底层溶洞是东连犀牛洞,西通出烟洞的主洞道;板洞是笃山溶洞体系中一座绝妙的通天竖井——天井。
川洞庵天坑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场镇以南约3千米的川主山,海拔约1米。由于地下岩溶水作用,川洞庵形成天坑、瓮形竖洞和天生桥三绝共生的地质奇观。川洞庵属白垩纪地层,它由两级漏斗组成,即天坑和瓮形竖洞。天坑长宽约为米,深约50米,坑内容积约50万立方米,是川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高山天坑;而瓮形竖洞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国内罕见,规模令人称奇,观赏和研究价值很高。竖洞洞顶天窗流水潺潺,水珠下落过程中散为水雾,阳光照射,五彩缤纷;洞底水池与暗河相连,雨季池中水深约2米,冷暖气流在天坑交融形成氤氲之气,蔚为壮观。川洞庵周围青山叠翠、绿树环绕,栈道凌空、曲径通幽,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旅游观景必去之地。
一起领略天坑的神奇魅力!感受大自然给予的*斧神工!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想去探究一下天坑的神秘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