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5日)出版的《光明日报》第5版,专版刊发《向开放要活力为产业聚动能北京顺义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向国际化迈进》。全文如下:
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向开放要活力为产业聚动能
——北京顺义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向国际化迈进
飞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空,从飞机舷窗向下俯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穿城而过的温榆河,绿地、工业区、繁华闹市、乡居农田在河流两岸渐次分布,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东北部的顺义区。
顺义,距北京市区30公里,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过去,人们总是为顺义贴上“京郊粮仓”“传统制造”等标签,而如今,“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国际消费桥头堡”“国际人才社区”正成为今日顺义的代名词。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平原新城看顺义,看的就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顺义区坚持首善标准,以首都城市发展战略为引领,立足自身禀赋,坚决推动高端制造挑大梁,“两区”建设打头阵,新城建设上水平,营造更优、更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向国际化迈进。
探索国际人才社区治理模式,碰撞出创新火花
顺义区国际人才社区举行MINI马拉松赛。资料图片
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向北驱车15公里,便到了HICOOL产业园,这里是闻名全球的初创企业孵化成长办公场所。
搭台迎远客,筑巢引凤栖。自年起,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精彩赛事过后,作为大赛永久承载地的顺义,为优秀项目量身打造配套支持*策——建成HICOOL产业园,为全球创新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近日,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完成招募,共收到来自个国家的个项目、人报名参赛,参赛项目再创历史新高。
把超薄的绿植墙搬到室内、生长在小盒子里的蔬菜、用苔藓做的永生画……这些神奇有趣的产品,是靠光合未来(北京)绿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出的一种氨基高分子培养基来实现的。
年,海外留学归来的光合未来CEO石俊峰,带领这支创业团队赢得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三等奖。如今,他们已在顺义“安家”。“安居方能乐业,顺义区为HICOOL全球创业大赛获奖者提供落户、住房、购车等优惠*策,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石俊峰说。
聚才、选才、育才,如今,“HICOOL效应”正逐步显现,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科技成长型企业在此集聚。截至年3月,共有个优质项目、名优秀人才通过HICOOL平台落地顺义。
“短期靠项目、中期靠*策、长期靠环境。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不仅要有适合创新创业的‘硬实力’,还要有提升文化、环境、服务的‘软实力’。”顺义区国际人才社区办公室副主任冯筱新说。
前不久,一场榫卯木凳制作体验活动在顺义区北京天竺*花梨艺术馆举办。许多外国居民沉浸其中,做得有模有样。“没想到榫卯工艺有这么多玄机,不用一根钉子,就能把木凳搭建得如此牢固!”参与者纷纷感叹。这是顺义区“学中国风共顺义情”系列活动之一,3年来共举办余场活动,吸引中外居民余人次参与。
探索国际人才社区治理模式,精细化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在顺义新国展社区裕京花园小区,居民议事会吸引了数十位外国居民前来参加,来自波黑的物业经理茉莉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居民提出的诉求。
“裕京花园小区是北京外国人居住最多的国际社区之一。以前由于语言不通,在社区共治方面,外国居民参与度并不高。”新国展社区*支部书记赵华说。为此,小区聘请茉莉花担任物业经理,专门负责收集解决居民诉求。
在茉莉花和社区的推动下,外籍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一个“国际范儿”十足的新型社区正愈发完善。
自年4月获批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试点以来,顺义加快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在这片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形成一个“高端人才创业乐园、国际人才生活家园、多元文明共生田园”,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人才在此创业、生活,共治共享,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
雅昌文化集团文化书墙。资料图片
4月19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天之际,成都大运会官方特许零售北京鸟巢旗舰店开业。店里琳琅满目的千余款特许新品中,长着火焰造型耳、以大熊猫为设计原型的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收获了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