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半仙
当北京环球影城刷屏社交平台的时候,关于IP的讨论又成为新的热点话题。
但此时吸金能力和成长性不再被反复讨论,行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焦点是:中国能不能有自己的国产IP宇宙?
环顾整个影视市场,网剧《*吹灯》系列中《云南虫谷》的收官,或许正在预示着网剧领域内的国产IP宇宙正在慢慢成形,一个拥有独特世界观设定,以及可衍生、创造的人物关系的“*吹灯”正越来越具象化。
并且“*吹灯IP宇宙”也从网剧开始,被观众期待开发新的游戏、实景、文旅项目。说得夸张一点,网剧《*吹灯》系列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救了一把原本在开发上被不断唱衰的IP。
让时间回到五年前,因为《*吹灯》原著影视化授权混乱,市场中带有“*吹灯”三字的作品如过江之鲫,世界观、设定、影像风格上都难以统一,几十个胡八一同时存在,甚至分不清谁是“正统”和“盗版”。
但如今提起胡八一,大部分观众的第一反应都是潘粤明。
探寻*吹灯IP乱象终结的原因,在于腾讯视频将《*吹灯》八部网剧改编权收归,并将其交给了影视公司7印象进行系统开发。
从年开始,7印象以稳定并持续进阶的水准在五年内产出了4部IP作品,每一部都基于前作进行了创新和升级,其中《龙岭迷窟》更是拥有着所有IP改编作中的最高评分。
那么7印象是如何做到的呢?
01一年一部*吹灯,《云南虫谷》如何延续前作水准?
“昆仑神宫见!”
《云南虫谷》剧情的最后一刻,胡八一一行为了解开雮尘珠之谜,开始启动前往西藏昆仑的计划。此时剧粉在弹幕中刷屏了这五个字,表达对续作的期待。
诚然,在《云南虫谷》开播前期,因为其对村民线的刻画曾带来一些口碑争议,但整体来看,《云南虫谷》对于《*吹灯》影视化的拿捏依然保持了前作的水准。
尤其是在还原度上。因为《*吹灯》是典型的类型化小说,每一部都有独特的地貌、风俗和民间传说故事,所以当7印象开始筹备《云南虫谷》时,就将其主色调定为绿色,取景地选在了云南一处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当铁三角进入遮龙山,地貌中高大的树木、藤蔓、苔藓能够直接将观众代入“虫谷”的氛围之中。
图注:云南原始森林取景地
接下来就是书中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兽”轮番登场,水彘蜂、刀齿蝰鱼、雕鹄都从想象变成了现实,尤其是boss级别的霍氏不死虫,根据书中“外壳坚硬”“四个肉牙”“介于无脊椎与半脊椎之间”的描述进行了形象的还原。
在生物之外,《云南虫谷》中还有着神奇的墓穴,最令人记忆尤新的,就是献王真正的棺椁“乌头肉灵芝”,当原著中的大肉球被呈现在屏幕中时,这一段直接被观众评为了剧中的高光时刻,甚至还有“比我自己脑补的场景还丰富”的评价。
不过新奇的视觉体验只是基础,影视剧最为核心的依然是故事,考虑到《云南虫谷》原著中只有铁三角的人物数量不符合影视化需要,编剧团队在前期加入了村民线来补充,进入遮龙山的剧情变得张弛有度。
举个例子,在第四集大战祭司棺椁的桥段中,跟随其后的村民像是剧情的推动者,当铁三角将祭祀棺材打破,三人插科打诨将各种科普介绍向观众传递完毕后,村民适时出现,催动他们前往下一个故事点“山神庙”。
同时为了缓解故事的紧张感,《云南虫谷》其实在铁三角之中加入了更多喜剧元素,比如王胖子被跳舞草按摩、胡八一讲油腻情话等等,都是探险中的调味品,也与原著中的走向相符合。
对剧粉来说,铁三角在《云南虫谷》的人物形象其实伴随着故事的展开,也更加立体、丰满。
在探索山神庙之时,一向智慧、冷静的雪莉杨因为发现了父亲的尸体而脆弱落泪,剧中关于她童年故事的回忆既牵出了人物的过往,也为后来的解谜进行了铺垫。甚至被诟病的胡八一和王胖子间的插科打诨,也是原著中他们正常的相处模式。
综合来看,《云南虫谷》能在口碑争议后依然稳住用户对于《*吹灯》网剧系列的信心,原因就在于对原著的精准还原、对剧情节奏的掌控,以及将人物特征的再度凸显。
从《云南虫谷》往前回顾,7印象的每一部《*吹灯》作品,都是在变化中不断前进。
02高还原、强制作,*吹灯IP系列天花板由来
“我们想要引领观众,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好看的网剧,所以团队忽略了自己拍的是IP作品。”
这是7印象创始人之一梁静的原话。
《*皮子坟》是7印象承制的第一部《*吹灯》改编网剧,诞生于IP开发混乱的年,剧集在制作上保持了电影级的质感,至今还有观众在豆瓣主页上为这部剧平反,称其为“只要换个名字就是精品”。
这也印证了梁静所说的,还原度被忽略了。
《*皮子坟》的例子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IP改编是个难啃的骨头,即便7印象有足够硬的制作班底,在改编之路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摸索和进阶的过程。
《*皮子坟》剧照
于是吸取了上一部的教训,7印象的第二部IP作品《怒晴湘西》从头来过,在保持了电影质感的同时调整改编方向,还原了原著中曲折离奇的探险故事,无论是鹧鸪哨、红姑娘和陈玉楼等主角都和原著保持了极高的契合度,书中那些怪物“耗子二姑”“六翅蜈蚣”在初亮相时就“吓”到了一大批观众。
在还原度之外,《怒晴湘西》更为可贵的一点,就是将原著中的盗墓体系进行了科普式的呈现,搬山卸岭两派的渊源和传承第一次在影视剧中被完整讲述,而这正是《*吹灯》区别于其他盗墓小说的亮点所在。
卸岭魁首陈玉楼和搬山道人鹧鸪哨
到这里,7印象所拍摄的《*吹灯》还停留在“前传”阶段,直到第三部《龙岭迷窟》的出现,才真正有了“IP宇宙”的雏形。
一方面是《龙岭迷窟》延续了《怒晴湘西》的质感和还原度,并且逐渐在IP改编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方法,除了一如既往的惊险刺激外,其在剧中加入的马大胆一角在下墓前期为剧集增添了无数笑料,“用点子智慧”的台词甚至成了剧集金句。
马大胆扮演者周晓鸥
而另一方面,从《龙岭迷窟》开始,潘粤明、姜超、*的铁三角阵容才固定下来,此后《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南海归墟》以及《巫峡棺山》都将由三人出演。虽然固定演员阵容在国内影视市场中呼唤了多年,但第一个做到的还是网剧《*吹灯》。
于是在《云南虫谷》收官之际,除了期待《昆仑神宫》的声音外,“只要铁三角在,我就能一直看下去”的声音也成为了观众中的主流。
如此一来,稳定的制作水平、固定的演员班底让市场和观众都开始对中国打造自己的网剧IP宇宙产生了信心,在期待的心情中,7印象出品也逐渐通过一部部作品在行业中拥有了“高品质”的别称。
但很显然,作为一家制作公司,7印象的能力和野心不止停留在《*吹灯》这里。
03花5年摸索国产探险题材工业体系,7印象想做什么?
过去谈起探险题材类型片,被举例的总是外国的影视作品,诸如《古墓丽影》、《夺宝奇兵》等等,似乎国内市场在此题材下是一片空白。
但现在聊起国产探险片,《*吹灯》网剧系列一定榜上有名,并且某种程度上,7印象所打造的《*吹灯》系列,已经成为此类型下的标杆产品,为行业带来创作以及制作上的示范。
先看剧本创作层面。过去海外探险片中较为普遍的设定都是来自发达世界国家的探险家,以拯救者或者发现者的身份来到落后但神秘的地区进行的冒险故事,可以说带上了一定的俯视视角。
而国内以《*吹灯》网剧为代表的探险片,则以根植本土的文化尊重视角进行剧本以及故事上的创作,胡八一一行来到甘肃、云南、西藏等地时,目的是治愈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向外界呈现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以及殡葬文化的独特之处。
《昆仑神宫》预告截图
在故事情节上,《*吹灯》网剧则诞生了一套惊险与搞笑并存,紧张与松弛同步的叙事节奏,前一秒观众为铁三角遭遇不测揪心,后一秒三人就在谈笑中消解难题。虽然探险题材剧集依然少见,但此种模式已经可以在探险类型网络电影中处处可见。
除了创作,制作上的困难才是国内探险片发展缓慢的原因。而《*吹灯》网剧的意义,则是在拍摄上为行业积累了高效的流程管理以及可复用的经验。
比如取景上,在云南原始森林这种人迹罕至之地如何拍摄,导演李磊曾在采访中透露:因为云南道路湿滑、场地有限,能带去的设备很少。导演组就提前在北京一片树林里做了测试,设计有调度和风格的运动镜头,这样到了云南就可以直接拍摄,省去倒腾和调试的时间。
《云南虫谷》导演幕后特辑
而在特效制作阶段,虽然中国有众多传说中的“异兽”,但真正的影视化的寥寥无几,《*吹灯》团队实际上是在从0搭建国内的异兽体系以及影视墓穴体系,成为后来者的参考。
例如《云南虫谷》中的各种虫子,当其他影视团队进行相关题材创作时,就可以在《*吹灯》网剧的建模和道具基础上进行改造与创新。
无论是在创作和制作的哪个方面来看,7印象都已经成为探险题材中的领*者,并且一定程度上帮助书写规则,再加上其对于网剧“国产IP宇宙”的作用,都显示出7印象在制作水平、掌控演员,以及与平台配合上的能力。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优质的影视公司一直在与行业周期做斗争,而7印象的法则是找准擅长的赛道并持续深耕,从《*皮子坟》到《云南虫谷》,一步步成为垂类赛道中的龙头,由此来穿越周期不断向前。
如今《*吹灯》网剧IP宇宙雏形初显,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不久的将来,7印象将其变为更加成熟、可衍生、有长久生命力的“*吹灯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