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我有些兴奋,因为从这本书的从封面设计的色彩上就非常吸引人,而且封面也把这本书的梗概点了出来。讲的是从生物的多样化到人类文明的未来,一般的生物类的书籍都讲述都是很学术,用词都是下定义举例子然后大数据说明的居多,这是一本唯一我读专业生物类的书籍能一口气读完的,生物学虽然不是我的专业.大自然的知识是多多有趣啊!这也深深吸引着我。
作者是威廉.C.伯格,美国芝加哥自然博物馆植物馆的馆长。
这本书中作者用非学术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生物万千变化的方式和过程,并把生命的起源,灭绝有关的食物都呈现出来,进而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地球进入了心的地质年代“人类世”。——布鲁斯.D帕特森。
但是对于这本书所要讲的从地球的起源,到最初生命的出现,以及后面讲的从细菌到有性生殖,以及新物种的出现形成的原因,还有生物多样性的历史进化过程时,我也没被接触到的新概念不能理解,这本书讲得非常有趣生动,就像一位妙趣横生的地球博物馆专业导游,再给来参观游览的游客介绍这个美丽而神秘地球的历史,以及地球上构成生物发展的历史,以及为什么人类会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并创造了“人类世”。
之前总是记不清楚的生物分类知识,一下子就记住了,比如简单明了的介绍:从最低一级的种类开始,相似的特征的种归为属,相似的属归为科,相似的科归为目,相似的目分归为纲,相似的纲归为门,这就是所谓的分门别类,译者也非常精准的用分门别类来诠释出来。
这本书非常适合对初学的生物学爱好者做科学普及的阅读材料。也适合家长讲给孩子们听的科学故事也完全没问题。
这本书还介绍了,其他书里可能不会特意去讲的冷门知识:
从大主教与英国的大生物学霍尔丹的一次经典对话体现,主教问:“霍尔丹博士您是研究生物学的,那您说说上帝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么大的问题,我们的科学家不假思索地答道:“上帝酷爱甲壳虫”。的确,根据年统计已被发现的甲壳虫大概有38万种,哺乳动物是种,鸟类多些才1万种。
地球资源如此丰富,植物的世界里,陆生植物有31万种,其中包括所有种类的针叶树及20万种的开花植物、苔藓、地钱、蕨类及他们的近亲,所有的绿植加到一起也没有甲壳虫的数量多。甚至甲壳虫的数量比海洋里的所有微生物的种类加到一起的数量还要多,整个全体的虾兵蟹将加上蠕虫、水母、都无法抗衡。生物学家还表示甲壳虫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我们身边的土壤、树冠上没准就有未被记载的甲壳虫的新物种,对甲壳虫感性的朋友可以大胆的探索发现吧,没准你就能成为新甲壳虫的发现者呢!
这本书从这个地球上最庞大的物种群体甲壳虫开题,让人耳目一新,接着从地球生命的诞生、细菌、真核细胞到有性生殖……。讲述了生命的进步和复杂多样,以及他们的物种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物种、基因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生物生态的影响,生物越进化越复杂。
人类的出现、进化及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人类世”人类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文明,改变着气候,农业稳定,工业社会的化学燃料的推动,使得人类社会知识大量增加,人类智慧甚至把人们送到外太空。探索浩瀚的宇宙世界。
人类以一己之力改变着生物圈,从长远来看也在威胁着自己的生存,归根结底,人类也在影响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近两年的新冠病*的猖獗,史无前例的侵扰着人们的生活,其实历史上有很多起大型的病*传染事件,这些病*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无一例外都是与动物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次的黑天鹅的出现,都会给地球上的主宰者人类有更深刻的反思。都也在提醒着人类地球上的每个生物之间在地球的家园中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物种也就是这样的的复杂环境中灭亡和更替。
这本书里也写了在这个46亿年的地球上出现的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历史事件始末,每一次的生物体的集群性灭绝都有着地球上的一次大洗牌,但是生物学家也惊奇地发现,每一次灭绝事件的产生后,地球上的生物不是更少了,而是物种更丰富了,也就是生物学家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神奇所在。
对于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增长,科学家们也在担心人口大爆炸会不会让地球不堪重负?这本人口书的只是记录了全球年生物60亿到的70亿人口,年的全球人口数据为75万。虽然都是粗略的数据,也能看到人口从开始的直线升高到现在的逐步放慢的增长。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也有些科学家也在担心,这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何时到来,对人类群体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来看看前两年关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火灾,据BBC报道,年的1~6月份,已经有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化为灰烬,而巴西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今年7月份,亚马逊森林的火灾数量已经高达起,相比于年的7月份,火灾发生数量已经是大幅增加28%,光是7月31日这天,火灾出现的数量就超过了起,打破了15年来的记录。
,巴西的森林火灾基本上都是人为引起的,是巴西人为了在热带雨林中垦荒,其实就是受到巴西*府方面默许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开垦出耕地来种植种作物来增加收入。让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
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面积达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的“氧气制造工厂”,这里有全球最大的植物分布区,最大的降雨富集区,最大的生物宝库,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破坏,那么对全球气候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地球的氧气含量很可能变少,在如今地球上氧气含量趋向于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飙升的情况下,这是事关每一个人还能否正常呼吸的大事,然而拥有多半个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巴西人却不这么想。这是巴西人的土地,他们有自由处置权。
此外,今年据美国《国会山报》当地时间6月30日报道,自6月25日以来,创纪录的热浪高温天气已导致美国多地数十人死亡,数百人住院。俄勒冈州波特兰地区已连续多天创下最高气温纪录,6月30日的气温达到了约46.7℃。华盛顿州西雅图地区也是高温持续,当日最高气温达到约42.2℃,该州还有地区当日最高气温接近48℃。
这场高温天气究竟影响有多大?
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气候变化正在推动“极端高温和长期干旱的危险融合”,并警告说美国在准备应对今年的森林火灾方面落后了。部分地区进入缺水紧急状态,伴随极端高温的是严重的旱灾。
据央视新闻援引外媒6月26日的报道,美国西部90%以上地区都处于历史性的、危及生命的干旱状态中,超万居民将受到影响。
除了创纪录的高温和干旱情况,美国西部地区还面临着供水问题。加州座重要水库的储水量比往年同期低一半,加州*府现阶段呼吁民众节约用水用电,北部部分地区已宣布进入缺水紧急状态。
这场旱灾还可能引发另一致命威胁:蝗灾!
就像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带来儿的飓风,那只煽动翅膀的蝴蝶在哪里又带来什么?都是一个叠加和关联的过程,我们人类在这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还有就是咱们全球流行的新冠病*的疫情暴发,专家们最新的研究推测还是人类与动物的接触。
国内外疫情大数据你仔细看了吗?虽然我们大部分是幸运儿,但是死亡数字还是不断在增大。还有那么多国家和人还是对于新冠病*还是惧怕的,因为传染性过于强大,还有它也一直在变化。人们在用医疗技术控制,但是也阻止不了病*对人类社会冲击的脚步。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这都是大自然给我们地区上生物们回馈,就像书里作者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已经经历了5次的“大灭绝事件“这回如果出现第六次,那我们不能怪呛人的火山灰和撞击地球的陨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