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岷山山脉与邛崃山脉的交汇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县辖区内,有一个省级的风景名胜区——卡龙沟。卡龙沟在藏语里叫卡洛洛,而卡洛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花,后面那个洛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沟,所以汉语称之为卡龙沟。
卡龙沟的总体海拔在到米之间,由于海拔较高,所以四季不太分明,常年气温平均在6到17℃左右,从成都到卡龙沟大概来公里,离黑水县大概有70公里的样子。
卡龙沟风景区的构成主要是由卡龙沟、曹季洛沟、高山湖泊以及卡龙石林组成。所以卡龙沟风景区,其实包含的是卡龙沟与曹季洛沟两条沟,以及连接两条沟的一些藏寨,只不过是把卡龙沟作为景区的核心部分,所以景区就以卡龙沟直接命名了。
卡龙沟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算小,要想细细体会的话,可以在这里玩儿上一整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沟口藏寨处也是有一些当地人开的小旅店小饭馆供游人选择的,只是条件肯定不如县城。如果想吃住好一点的话,可以选择70公里外的县城,但是如果是想体验藏寨感受的话,那就可以选择在沟口吃住,我记得我第一次吃生牦牛肉就是在卡龙沟沟口的饭店里,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从黑水县城过来,进入景区范围后,到景区售票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这段路基本是在山坳里行进,山谷中还有小河相伴,河的两旁延伸到山坡上,都长满了阔叶林以及灌木丛。每年到九月、十月的时候,这些阔叶林和灌木丛就会从一片单调的碧绿,演变成五彩缤纷各种各种颜色,而这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绚丽多姿的油画似的。所以,如果是这个季节来到卡龙沟,行走这这样的山坳里,眼睛和心情都会得到极大的放松。
从景区售票点到卡龙沟主要景点起始点,这段路可以选择徒步和骑马两种方式,骑马的话有一段路是非常崎岖的,所以对于游玩来说的话还是很不错的一种体验。只是在崎岖的的山路中骑马,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不然的话很容易发生危险。比如马在爬山的时候,骑马的人最好把身体前倾,这样可以帮助马匹省力,如果骑马下山,那么骑马的人最好把身体后倾,以免重心太靠前而马失前蹄人仰马翻。
卡龙沟内整体透露着一股原始而清新的气息,整个景区是由低到高,分布着钙化瀑布、石林、原始森林以及大片的苔藓地貌,整个景区需要游客跟随栈道徒步游览,当然,随着海拔的上升,景色也有相应的变化。这里的钙化瀑布气势恢宏,覆盖面大,我觉得规模上不输*龙,特别是到了秋天,在红叶彩林的映衬下,更显得过分的迷人。
卡龙沟内的植被群可以说是从来没有遭受过破坏,所以生态环境非常良好,由于溪水由上至下潺潺流淌,所以形成了许多形态各异,结构精美的水池,由于矿物质的作用,一个个水池都变作流光溢彩的彩池。也正因为这里含水量丰沛,所以整个卡龙沟内的空气湿度很大,终年有一种云烟氤氲的氛围感。这样的湿度也让这里的整个生态环境良性的运行着,水养活了树,树孕育了苔藓,而苔藓也让大地保持了湿润,正是因为这样平衡的生态环境,才使得卡龙沟的钙化保持并发育得更好。
在经过彩池群之后,有一片山林间的平地,这里的水池被绿色和*色的苔藓迂回曲折的分割成了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水池,一些高山杜鹃和山柳也分别挺立于这千百块大大小小的水池之中,而这些树都挂着一些淡绿色的胡须,好似披着纱的少女婀娜多姿。这样的景象看起来好似天然的盆景,所以这里被称作为仙池盆景。
在卡龙沟景区内,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是在行过一片浓密的箭竹林之后,有一处长约30来米,宽约20多米左右的山间平地,要说平也不是绝对的平面,只是相对于山坡来说算是一块平地,这里的坡度大约有30度左右。就在这样一块平地上,长满了厚厚的一层苔藓,这样厚的苔藓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绿色*色相间,人走在上面软软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像在色彩绚丽的地毯上行走一样,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掺和着苔藓表面水分的反射,更是显得仙气逼人。站在这片软软的“地毯上”,从放眼望去远处的雪山尽收眼底,而整个人置身于美景之中,瞬间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一份惬意一份恬静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