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衣食住行平台由余总建立。是国内知名的旅游行业大型综合性网站。自建成以来凭借庞大的网络渠道、资深的网络技术、优秀的网络推广队伍以及强大的信息覆盖,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行业信息网站之一。
西双版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西双版纳主要景点有中科院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谷、望天树、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澜沧江游轮、傣族园、总佛寺、大佛寺、哈尼文化园、勐景来、野象谷、勐远仙境、曼听公园篝火晚会、游轮等许多地方,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景点介绍
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中科院热带植物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始建于年,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在年7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截止到年9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占地面积约为11.25km,收集活植物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还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km的原始热带雨林。
在年《万种园》项目实施前从58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了种左右的热带植物,建立了棕榈园、百竹园、榕树园、龙脑香园、热带百果园、百香园、奇花异卉园、名人名树园、民族植物园、荫生植物园、树木园、水生植物区、滇南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13个植物专类园,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更好的欣赏到世界各国的国树国花,并通过文字与科普解说,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地理地貌等知识。
傣族园
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主要景点有:
迎宾广场:对游客进入傣族园进行傣家礼仪欢迎。
曼松满古佛寺:有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游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动,如赕佛、颂经、拜佛等活动。
傣家村寨参观: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风光,体验傣家生活习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乐趣。江边活动区:村民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区,用于放高升、燃发孔明灯、斗鸡等民俗活动。赶摆购物区:卖傣家烧烤、织绵、民间工艺品、傣包、木雕艺术品等,品茗版纳名茶的茶道欣赏,品尝傣家特色的风味餐厅。
泼水广场:景区主要活动区,每天举行上人专业泼水队伍的大型露天剧场。
园内傣族自然村:大型泼水活动,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天天泼水节的乐趣,感受傣家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露天剧场:以歌舞的形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傣族传统文化精粹,再现傣王招亲的历史渊源,反映傣家生活习俗,余名演员,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版纳神话园
神奇多彩的民族神话王国
坐落在景洪通小勐仑植物园途中18公里处,曼桂村旁。走进金*色神话园大门,迎面是四尊金色的人面兽身大型塑像,塑像前有一幅大型彩色浮雕,上面雕的是傣家人远古时代,开开辟地的神话故事,看到这精彩的画面,仿佛把游人引进了这个神奇多彩的民族神话王国。
曼典瀑布
曼典瀑布位于景洪西南方向27公里处,穿过森林,经过河沟小桥,抬头可见瀑布从悬崖处飞泻而下,瀑布共有10多级,落差20米,其声如千百只愤怒的野兽的嘶鸣。这里属热带沟谷雨林地区,各种植物层层叠叠,既有数十米高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各种苔藓植物,高高矮矮的植物,组成相互依附的热带植物群落。阿玛山原始森林里还有许多动物,画眉鸟悦耳的歌声,使古老的森林充满了生机。
这里各类植物千姿百态,水雾腾腾,遮天盖地,漫步古老的森林中,景致优雅,令人赏心悦目。
野象谷
野象谷充满神秘、奇异,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惊心动*的探险活动,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终生难忘,让你了却回归自然的夙愿。
探险旅游的步行道,沿奔流在林间的清溪南岸顺流而下,进入公园中心区,再从彼岸林中的步道返回接待中心,或进入蛇园与蝴蝶养殖园返回公园门前大道。这条长米的步行游鉴道,要穿过沟谷雨林区、山地季雨林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沿途可欣赏兰花园和热带雨林中的许多珍衡植物。
步行道旁的森林中,处处可见野象出没和活动的痕迹,幸运的游客或许还在傍晚之际或黎明之时看到林间漫游的野象群。在野象谷,游人可观看大象表演节目,这里现有驯养的大象16头,这是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这些训练有素的庞然大物,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跳舞、能过独木桥、会用象鼻作"踢"球表演……游客可骑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与象合影,甚至可躺在地上,让大象用脚给你按摩……它们的灵性乖巧,令你不得不拍案叫绝。
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地处景洪城郊东南2公里的傣族村寨曼听村的南面,与曼听佛寺相连,占地面积余亩,是景洪城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荟萃的公园,也是西双版纳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名园。现在的曼听公园是在宫庭花园的废址上修建的。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公园内仿建了曼飞龙笋塔和景真八角亭;重建了西双版纳历史第一个总佛寺——洼坝姐佛寺;塑建了周恩来总理欢度泼水节的铜像。将古河道改造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建造了跨越古河道的钢筋水泥仿木桥,建有西双版纳第一个孔雀园、大象表演场、泼水场、露天歌舞表演场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公园设施。曼听公园成为一座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园林胜地。
景真八角亭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城西十四公里的景真山(为古傣人国都,称“晋真”),建有一座塔形巨亭,所以人们也叫它勐景佛塔。它就是八角亭。
西双版纳美食
蒸青苔蛋
蒸青苔蛋用青苔干片在炭火上翻烘至脆时.揉成碎末装入碗内,再将鸡蛋打人碗内,与青苔末调匀,加入适量猪油、食盐、味精、葱花和一个香茅草结成的疙瘩,置入木甑内蒸熟即供食用。
蒸青苔蛋,色泽*中夹翠,泡松细腻,水鲜气味较浓,清香爽口。青苔长于江河之内,经流水自然冲洗,属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价值较高。
傣族好鱼
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都与大小河流为邻,无河不成居。无论男女,都喜欢抓鱼、吃鱼,无鱼不成席。据说小伙子如果不会捕鱼,姑娘们就看不起。这可能是笑谈,但傣族对鱼的喜好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烧鱼、烤鱼和鱼剁生是傣族先民野外生活经验的总结,很有野趣,最适合在河滩上的野炊。包烧鱼要香。把泥鳅、红尾巴鱼、虾和小白鱼与盐、葱、姜、辣椒、野芫荽和盐巴果拌拢,如果就近有水蕨菜,也可以加进去,用芭蕉叶一撮的包起来,再包上一层芭蕉叶,在两层芭蕉叶间加点水,扎好口子,放到文火上烧熟后,一经打开,鱼香混合着佐料香,香气四溢。竹筒烧鱼讲鲜。砍来竹筒,削去篾青,装上水和油、盐,靠在火上烧,待水开后,把新鲜的秃嘴鱼放进去,再抓上一把酸藤子或野荠菜,不但汤色漂亮,竹子和野菜的清新,使鱼的味道更加鲜美。烤小鱼比较简单,直接用长竹签从鱼口穿进去,倒插在火旁烤熟。这样烤出来的鱼,鲜里透香。烤大鱼相对复杂,先把鱼从背脊上破开,装上盐、葱、姜、野芫荽、香茅草和辣椒,鱼头鱼尾相叠,把佐料包在中间,用篾子扎紧,再用两根竹片把鱼夹起来,放在文火上慢慢烤熟。这样烤出来的鱼,香中含鲜。鱼“剁生”可以理解为鲜鱼酱。大鱼要去皮去骨,小鱼要用竹片夹着烘一下,剁细;小米辣烧熟,剁细;槟榔青烧熟,冲上凉开水,加盐,再把剁细的鱼肉和辣椒拌进去,鱼“剁生”就做成了。用鱼腥草、刺五加、薄荷、水香菜等野菜蘸鱼“剁生”,别有一番风味。
酸鱼和“臭”鱼,都要有十几、二十天和二三天的过程。酸鱼在农贸市场有卖,买回来撕碎,拌上蒜泥、辣椒面,就可以吃了,回味无穷。“臭”鱼不是常有,全靠碰运气,比臭豆腐香多了,还有一种难忘的鲜。
香茅草烤鸡
把宰好的鸡洗净,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来,用舂盐棒捶软,捶碎。把预先切好、拌拢的葱、蒜、芫荽、青辣椒、盐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头大的一坨,用洗净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夹起来,放在火炭上烘烤。肉烤熟后,再抹上猪油继续烘烤几分钟,去掉香茅草就可以吃了。这种菜肴香辣可口,味道鲜美,颇受欢迎。
版纳美食-喃泌
喃泌的作用是增加主菜的味道,特别是吃生菜的时候,这样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果没有可以提供蘸食生菜的喃泌,生菜就张口难咽,没滋没味。傣族爱吃爱做的喃泌有以下几种:
1、喃泌帕(傣语:蔬菜制作的喃泌)做法是将青菜苔或属后熬成泥,加入适量的水和盐巴调成墨绿色的糊状后晾干,待酸后即成,混合了蔬菜与辣椒的味道,最适宜添加到米线和米干中作调料
2、喃泌糯(傣语:笋子制作的喃泌)做法是把腌酸的竹笋舂成泥,加入适量的盐巴和小米辣调成泥即成,味道酸辣浑然一体,最适合蘸食生京白菜和苦竹笋
3、喃泌布(傣语:螃蟹制作的喃泌)做法是将螃蟹烧至金*色后舂细,加入适量的温水和香
4、喃泌巴(傣语:鱼类制作的喃泌)做法与喃泌布同(略),味道鲜美,回味甜冽,可以蘸食所有的生菜
5、喃泌可送(傣语:西红柿制作的喃泌)做法是把西红柿放置火炭中烧至皮糊发黑,冷却后去皮,捣成稠液,加入香辛植物和小米辣即成,味道酸辣适度,幽香扑鼻,最适宜蘸食苦笋,喃泌扑过(傣语:嘎哩罗制作的喃泌)做法是将嘎哩罗果实在火炭中烤至皮糊,冷却后去皮,舂出嘎哩罗果液,兑少许温水后,加入香辛植物和小米辣即成,香味馥郁,最适宜蘸食滚水烫属的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