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人生艰难啊。
其实不仅人生艰难,人类诞生本来就充满艰难;不仅人类诞生艰难,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也够艰难。
46亿年前刚刚形成的原生地球是一个如地狱般的岩浆世界,溶解在岩浆中的铁、镍等重物质下沉,比铁、镍等轻的物质下沉又被推上去。更轻的各种成分以水蒸气、氯气、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等形式分离出来,而又由于地球的引力让它们漂浮空中,形成最初的大气。
原生地球中心达度,表面也有上千度,几乎一切都被融化,像是岩浆的海洋
地球逐渐冷却,岩浆固化为地势复杂的地壳,而空中的水蒸气又混杂着氯气等变成暴雨再回到地球,数千万年的暴雨和冷却互相交织,形成海洋。而雨水中氯气溶解变为氯离子,在地球表面与钠等物质结合,冲刷进海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只能蒸发海洋中的水、氯而不能蒸发纳,而钠总流向大海,这就是海水是咸的原因。同时因为氮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氮气就残留在大气中,越积累越多,现在大气中氮气占比达到78%。
一切生命都是有机物,产生了有机物才能有生命。
那时候地球没有生命、没有氧气,是无机物的主宰,雷电交加。
而生命的形成就来源于地球的不稳定性。
原始大气中无机物氢、碳等在强紫外线及雷电霹雳下偶然催生了氨基酸。
氨基酸随着雨水降落到海洋中,形成一大锅“营养汤”。营养汤中的氨基酸等物质,在深海底部充满甲烷、硫化氢的热水喷水孔逐渐形成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
地球产生5亿年后也就是40亿年前,蛋白质继而形成单细胞原核生物,也就是海底的细菌。
生命的一大表现形式就是“生成新命”,也就是能产生与自身一样的东西。原核生物能分裂自我复制,这真是很神奇的现象。
这时过去了数亿年,那时地球虽然有最初的小生命,依然是寂寞孤单冷,冥古宙就是这个时间段,大概处于地球形成之后的6-8亿年之间,也就是距今40-38亿年。
接下来是太古宙(40或38-25),细菌继续进化,27亿年前,一种蓝色细菌蓝藻浮在海面开始吸收太阳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这些生命居然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更加神奇。
元古宙时(25-5.4),单细胞原核生物进一步进化,出现了单细胞真核生物,又经过数亿年到6亿年前,进化成多细胞真核生物,产生无脊椎动物,以很多软体动物为代表。
这些无脊椎的软体动物漂浮水中,开始了竞争及互相捕食。为了能生存下去,便开动脑筋各显神通,比如有的穿件盔甲便于自我保护形成硬壳动物,有的则是希望奋力游动快速移动,身体中逐渐发育出一根空心棒子叫作脊索,后来脊索变成骨骼产生脊椎动物。
三叶虫和奇虾复原图片而且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转变过程中产生了“性”,也就是性别。单细胞生物遗传后代是“自我复制”也就是细胞分裂,分裂出来的东西与它自身几乎完全一样,而产生了性而进行有性繁殖,不确定性增加,变异等现象频繁,促进了生物多样化。
地球很不稳定,前期一直到5多亿年前,看似生命在进化,其实过程异常艰难,经历很多惨淡的大灭绝。后期的显生宙(5.4-)也不稳定,显生宙分为古生代(5.4-2.5)、中生代(2.5-0.66)、新生代(0.66至今)三代,经常出现冰川时期,有时候会持续数百万年。
古生代寒武纪时(5.4-4.8),各种硬壳、脊椎动物特别是硬壳动物大量出现,其中比较著名是三叶虫和奇虾。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小生命触底反弹,被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仿佛宇宙和地球跟生命是一对冤家,之后生物进入了大繁荣、大灭亡的循环。整个显生宙生命在灭绝与复苏中循环,接连过招5次,也就是发生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有学者将元古宙之前统称作隐生宙,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动物,只有一些低等生命,而且遗留下来的化石非常少,像是隐藏起来,也叫前寒武纪。
奥陶纪(4.8-4.4)时,4.7亿年前,由于蓝藻们发达起来了,氧气大量产生,天空逐渐形成臭氧层,有效阻挡了紫外线,对生物发展更有利。
不过奥陶纪后期,生物大灭绝。
但是这不能阻挡生物的发展,接下来的志留纪(4.4-4.1)鱼类登场,蓝藻的后代顶囊蕨开始登陆,植物从海里蔓延至陆地。
顶囊蕨的后代苔藓类、蕨类植物在新开辟的地方大量生长,在接下来的泥盆纪(4.1-3.5)繁盛起来。
鱼类一看,我靠,原来天地广阔啊,俺也要登陆,于是脊椎动物也开始登陆,并在后来形成两栖动物。
不过,鱼儿们高兴早了,泥盆纪末期又一次生物大灭绝。
动物们可是不气馁,接下来的石炭纪(3.5-3),蕨类植物开始将陆地完全占据,形成参天大树继而成为森林,资源丰富,为动物提供了数不清的食物。两栖动物不断登陆,形成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又进化成哺乳动物。
接下来的二叠纪(3-2.5),陆地上已经被广博的植物、爬行、哺乳动物所占据。
然而末期,第三次大灭绝来临,而且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生物大灭绝。
接下来进入显生宙的中生代(2.5-0.65)。
然而从古生代二叠纪到中生代三叠纪(2.5-2)转换时期,肯定是动植物王国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因为距离二叠纪灭绝事件仅仅万年,在三叠纪初期又一次灭绝。
每次大灭绝都有幸存者,而每次灭绝都为幸存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二叠纪时的大灭绝,恐龙祖先幸存下来,三叠纪大灭绝后动植物再次发展,恐龙依然幸存,而且在侏罗纪(2-1.5)迎来高光时刻。侏罗纪气候温润,很多动植物都长得非常庞大,恐龙更是成为一代巨无霸。已经长有羽毛、会飞的恐龙虽然与陆地恐龙相比很小,但是依然体型巨大,是鸟类的祖先。
整个中生代可以称作爬行动物时代,接下来的白垩纪(1.5-0.66)依然是恐龙的天下。而那些哺乳动物显然显得很娇小,甚至在最强捕食者眼中,都不够塞牙缝的。这些小型哺乳动物就在夹缝中艰难求存,等待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即将迎来转机。一说恐龙雄霸天下造成气候反常,也就是温室效应,使得他们无路可逃。另外一说现在接受度更高,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坠落,以极大的威力撞向地球。
因此,存续1.6亿年统治地球万年的恐龙几乎死完了。这也为小型哺乳动物创造了机会,他们体型小,反而成了优势,与鸟类一起幸存下来。
这次灭绝事件之后,又经过数千万年,人类才逐渐走上前台。
命运无常,人生实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是再品味下鲁迅先生和毛主席的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