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不少人会感觉皮肤瘙痒,有些人是浑身瘙痒,而有些人只是四肢瘙痒;白天忙于工作,还不觉得特别难受,到了晚上,总会感觉到处都痒痒的,尤其是在临睡前洗完澡后,还是感觉到身体的后背、胳膊等处都明显的瘙痒的感觉,像是有小虫子在爬一样,瘙痒难忍,不抓吧,痒!抓吧,是越抓越痒。有些人会觉得,痒是因为皮肤太脏,认为多洗澡就没事了,事实是这样吗?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龙脑冰皇的小冰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冬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寒冷干燥的季节,但是有的人到了冬季之后,往往就喜欢呆在空调房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总感觉自己无论喝多少水,还是会觉得很干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的补水,不光会造成口干舌燥的问题出现,还会导致体内的水分流失、皮肤干裂,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黄种人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10%,处于病态的超过20%,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
冬季皮肤干痒的原因?
1.天气干燥
冬季皮肤痒是干燥惹的祸。因气温降低,人体为了保证散热的减少,皮肤的毛细血管部分关闭,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随之减少,皮肤的湿度下降,表现为皮肤干燥,而干燥更易导致皮肤的瘙痒。
2.使用碱性香皂
虽然说碱性香皂的清洁力度是比较强的,但是用香皂在清除皮肤上污垢的同时还会带走皮肤上的皮脂膜,因此就会导致皮肤出现紧绷以及干燥的现象。如果我们在洗澡的时候还用力搓皮肤还会加重皮肤痒的现象,因此在冬天清洗皮肤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柔和的沐浴露。
3.洗澡水过热
冬天洗热水澡,很多人甚至冬天洗澡因为热水的缘故,洗很久都不愿意洗完,然而热水容易带走皮肤上的皮脂,皮肤失去皮脂膜的保护,就容易出现干燥、皮肤痒等症状。因此,冬天洗澡的水温需适宜,不能使用过热的水洗澡。
4.穿衣不当
穿衣不当也是冬天皮肤痒的原因之一。寒冷时穿衣较多,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痒。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作内衣、内裤等,避免贴身穿着毛衣和化纤材质的衣服。
5.空气湿度小
经济水平的发达,我们学习、工作的环境都会开空调,空调运作起来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引起空气湿度小的情况发生。冬天空气湿度小可以在桌上摆放加湿器或者绿色植物,这样可以保证空气中的水分,减少皮肤干燥的程度。
6.皮肤受刺激
食物过敏也会导致皮肤瘙痒,如果本身是过敏体质,再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就会诱发皮肤过敏反应,出现瘙痒、起红疹、皮肤灼热等症状。易致敏的食物:海鲜、公鸡、鲤鱼、虾、蟹、牛肉、羊肉、芒果、鸭肉、竹笋、牛奶、鸡蛋等。
7.皮肤感染发炎
冬天皮肤瘙痒剧烈,也可能是本身皮肤感染发炎所致,如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都是伴随瘙痒出现的炎症,需对症抗炎抗感染治疗。
冬季皮肤瘙痒该怎么预防?
1、洗澡次数不宜过勤,两天一次即可,洗的勤的朋友也可一天一次,但洗澡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7~42℃为宜。洗浴时尽量不用或少用肥皂,或含碱性沐浴露,以免油脂丢失。洗浴后,可局部使用具有保湿功效的滋润霜等。
2、避免搔抓皮肤,搔抓会使皮肤增厚、苔藓化、出血、结痂,继以造成继发性感染。
3、冬季里可选择舒适光滑的纯棉或真丝的贴身衣物,均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建议穿着化纤类衣物,因合成纤维易产生静电,引起皮肤瘙痒。
4、居室里温度不要过高,室内温度保持在18~24℃,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
5、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还可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枣、莲子、银耳等,少吃辛辣类刺激性食物。
总结:皮肤干痒的原因就是以上这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皮肤保湿,避免皮肤太干燥造成湿疹皮炎及其他皮肤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