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专家刘*连 http://m.39.net/pf/a_9392497.html说起治理沙漠措施,大家可能都会说植树造林、草方格,然而现在却出现了反对声音,认为沙漠种杨树就是破坏生态环境,那这到底是真是假,我国又该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沙漠环境呢?
01常用的治沙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沙漠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千米,但同样我国也拥有着70多年的治沙历史,陕北防护林场、三北防护林、毛乌素沙漠治理都是我国显著的治沙成果,这些沙漠的治理方式无一不是修建防风护林带以及使用草方格固沙。
防风护林带主要就是选择抗风性强、根系发达的树种,种植成行、成网、成带、成片的防风林,从而起到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常用的树种有杨树、洋槐、樟树等等,其中杨树有着易成活、生长快的特点,再加上本身比较高大抗风,是常常大面积使用的防风护林树种。但如今人们却在说沙漠种杨树就是破坏环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02沙漠为何不能种杨树
其实这还要从杨树的生长习性来说,大家都知道沙漠是非常缺水的,然而杨树却有一个别名叫做“抽水机”,其含水量在50%-75%之间,其中95%的水分都用于蒸发,一般在年降水量mm的地方,才可以满足杨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再加上杨树可以深入地下,抽取地下水,这也就导致了土壤缺水严重。
甚至会因为地下水严重缺失导致地表塌陷,杨树的栽种地区还出现土壤板结和酸化,导致林下物种灭绝、草灌和苔藓消失、林鸟飞离,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病虫害基本上是无所幸免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本身就缺水的沙漠之中种植杨树,只会透支当地水资源,气候更恶劣,形成恶性循环。那是不是就有朋友想说了,三北防护林不就种了很多的杨树吗?
03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初期,因为属于是干旱风沙区,造林的环境条件极差,而杨树易成活且便宜,所以种的比较多,但同样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据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约万公顷,但保存下来的面积却只有万公顷左右,从年开始种植,不过30余年的时间,三北防护林就出现了大面积干枯死亡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主因就是缺水。
数据显示,坝上地区的地下水自年以后逐年下降,再加上坝上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只有mm左右,从而导致早期栽种的单一的杨树林,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大面积爆发病虫害,形成低价林、死亡木,甚至在沙尘暴到来时,杨树林里的沙子还会流动,能见度不足5m。那面对我国70多万平方千米的沙漠,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治沙呢?
04那该如何治沙
首先就是要科学造林,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曾说过,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荒则荒,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治沙方式,在治沙时要尽量选取乡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多样性的同时提升固沙效果,像三北地区比较干旱,就可以在乔木林的基础之上增加灌木的栽植,例如:沙柳、花棒、沙棘等等。
其次就是草方格技术,这种技术在降低沙漠表面水的蒸发率以及固沙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事半功倍。当然,杨树也并不是不可以在沙漠中种植,它可以和灌木以及草本植物构建科学的林网系统,从而实现1+1>2的效果。